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鄱阳湖典型区域水生态文明提升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59783
  • 作      者:
    汤明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汤明,男,1981年2月生,江西九江人,副教授,九江学院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江西省环境学科学会理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鄱阳湖典型区域水生态文明提升机制研究》对鄱阳湖典型区域水生态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和实证评估。研究分析鄱阳湖典型区域的经济、产业状况以及产业结构和布局。结合分析研究典型区域的实际问题和发展需要,探索建立鄱阳湖典型区域水生态文明提升机制,是鄱阳湖区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保护鄱阳湖区生态服务功能和促进鄱阳湖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鄱阳湖典型区域水生态文明提升机制研究》:
  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要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2010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列为基本原则。2014年,国务院批准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排头兵和示范区。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作为基本战略定位。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产业协调发展和共建生态文明列入重点任务。可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四、九江工业发展现状在鄱阳湖区域具有典型意义从九江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显示有四个特征:(1)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数量激增。全市各县市区均有一个以上的工业园区,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63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00亿元。按照2017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万亿的目标,招商引资的企业数目毫无疑义会有更大幅度上升;在这种背景下,不顾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争上项目、布局散乱的现象时有发生。(2)招商企业重化特征很明显。由于九江的大水量优势,落户九江的企业具有明显的重化特性。九江正在全力加快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四大干亿产业”的建设。(3)产业、企业关联小。由于园区多且分布在全市各县区,位置分散,虽然工业项目绝大多数也都在园区,但由于招商无序竞争,企业之间很少关联,难以依照产业链条来引导企业入园、进而打造企业集群,既不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也不利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典型区域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水生态文明研究
第二节 生态补偿研究
第三节 生态效益研究
第四节 生态建设支持经济发展承载力研究
第五节 生态资源管理研究
第六节 产业生态化研究

第三章 水生态文明提升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第四节 外部性理论
第五节 公共物品理论

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特征及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状况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鄱阳湖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分析

第五章 鄱阳湖区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第一节 鄱阳湖区生态服务功能分类
第二节 鄱阳湖区内涵型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第三节 鄱阳湖区外延型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第六章 鄱阳湖典型区域现状及其述评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节 九江濒湖县区概况
第四节 鄱阳湖典型区域水质分析
第五节 区域典型工业园区风险源及风险受体分析

第七章 鄱阳湖典型区域水生态文明提升对策分析
第一节 产业共生发展对策
第二节 生态绩效与生态补偿耦合对策
第三节 增强区域环境伦理文化底蕴

第八章 鄱阳湖典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第一节 典型区域生态补偿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生态补偿新机制构建的核心思想
第三节 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
第四节 生态补偿内容
第五节 补偿标准
第六节 补偿方式
第七节 补偿资金的来源
第八节 生态补偿的实施保障
第九节 九江濒湖县区积极争取优先生态补偿对策分析

第九章 鄱阳湖典型区域产业共生体建设对策研究
第一节 国外典型大湖流域产业共生发展模式
第二节 国外大湖流域产业共生发展模式对鄱阳湖区域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鄱阳湖典型区域产业共生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