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计划基本上是基于“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的思想制订的。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的意识中几乎没有“环境保护”这个词。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 卡逊(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指出了滥用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该书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人们开始了解到,无节制使用化学用品和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在经历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惨痛教训后,各国政府开始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包括征收环保税、调整消费政策、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等,试图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双赢。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结合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中国政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式。这一方面确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大提升了国民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方还沿用改革开放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摆脱严重依赖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状况。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在于只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并没有考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任何破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既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也是此类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市场失灵、政府失控和区域失调等弊端,使得我国传统的政府单一纵向管理机制受到严峻挑战,现行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
本书以长三角城市群中9个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嘉兴与绍兴)为研究个案,对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尝试采用Stereotype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和绩效评估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地方政府生态管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及开发评估体系,并运用公共管理、生态学、环境学、系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以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模式为研究视角,试图探索长三角地区生态型政府与绿色生态城市构建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本章将对研究做引导性介绍。第一节扼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节是对两个研究主题——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做文献综述,主要分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与总结;第三节讲述本书的研究内容与个案。通过第一章对本书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介绍,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扫描式的认识,从而对研究有个整体并清楚的认识。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领先区域,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GDP的快速增长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然而,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2013年中国环境情况公报》数据表明: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一般,其中,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地区已经在国际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水平和程度上有了迅速的提高。长三角的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到20%左右,是国内其他任何区域都无法比拟的。然而与之相伴随的,是不可忽视的严峻的环境形势。从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数据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环境问题很突出: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中下游以南,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0.6%;长江口生活水质极差。此外,根据环境保护部“12369”环保举报热线数据,在2014年1~6月群众举报案件中,涉及江苏省的环境举报案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地政府早在2004年就共同发表了国内第一份区域环境合作的宣言——《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合作宣言》,宣言称为了解决跨区域的环境问题,三地政府将努力将环境合作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战略之中,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改进和发展环境管理新模式。2009年年初,江浙沪又共同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2009—2010年)》,表明长三角从2009年起,将分别在水体、发电厂、尾气等六大领域统一行动,开展污染治理合作。2014年,三地政府环保部门还签署了《沪苏浙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两省一市对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将启动应急联动监测。同时,相邻省市双方可以在交界3km范围内互查。以江苏省为例,仅2013年全年完成水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1652个,建设城镇污水收集主干管道3000km,新增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建制镇80余个,建设企业深度治理和再生水回用工程59家。完成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821个,关停小火电机组47万kW,完成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60台(2450万kW),拆除火电机组烟气旁路18个,升级改造脱硫设施8台,实现集中供热替代小锅炉项目13个,完成企业煤改天然气项目32个,建成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窑脱硝设施15条,完成钢铁烧结机脱硫设施改造7台,淘汰老旧机动车7.3万辆。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6429个,总投资31436.6亿元;劝退否决16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涉及投资超过90亿元。
在江浙沪三地的环境保护中,除了当地政府的努力,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在环境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起步较晚,直到1978年第一家环保民间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才成立,但是该类组织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调查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生态环境类社会团体已有6816个,生态环境类民办非企业单位1065个,环保民间组织共计7881个。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在过去5年间有了大幅增长,2007~2012年增长了38.8%。民间环保组织在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为政府环境决策建言献策、帮助推动发展贫困地区的绿色经济、关注弱势群体的环境诉求、保护部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网络检索,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014年7月,江浙沪三地志愿者环保活动的新闻有55000余条,相关网页内容高达240多万条,三地志愿者活动涉及开展环保宣传、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监督环境问题治理等,对树立公民的环保理念、监督政府的环境治理机制、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长三角地区一直都在积极寻求经济快速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政府环境保护的各项努力必不可少。但在这一过程中,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规、标准等的确定,引导、指导、监督、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明确主体框架。而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则可以发挥其更加“亲民”“接地气”的优势,在促进政府环保政策、法规、标准等的贯彻落实、补充和完善环保主体框架细节、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氛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积极的作用。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合作的。一方面,民间环保组织通过吸纳更多公民参与环境保护事业,集思广益,灵活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能弥补政府公共治理中的失灵和部分不足,提升生态管理的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要对环保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性、资金来源、保障运行等给予保障,也要规范化、管理好民间组织的具体行为和活动程度等,保证其活动合法正常地开展。
二、研究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生态与环境对经济和社会的制约与胁迫影响将日益严重。保护和管理好生态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转变以往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转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和改革生态管理机制,积极建设生态型政府。同时鼓励非政府主体在生态保护中的合作和参与,达成政府与生态组织、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本书尝试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批判性解构与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的地方政府生态管理绩效综合评估体系、地方政府生态管理如何促进生态型政府的构建、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模式等相关内容,深入探索和研究长三角区域绿色生态城市的构建模式,最终对促进绿色生态长三角的构建,具有非常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本书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证层面促进长三角地区生态型政府的构建。①长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污染问题对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环境资源安全形势严峻,已成为该地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②就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设生态型政府;也就是构建符合生态规律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法治、职能和管理方式,这是长三角化解生态危机的当务之急。③本书从长三角地区9个城市地方政府生态管理职能、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地方政府生态管理绩效综合评估系统,以及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对如何构建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型政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继而探寻逐步化解长三角地区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增进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公共利益,打造绿色生态长三角。
(2)本书有助于促进和推动长三角区域的政府间合作治理,并有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多元社会主体政府、市场、企业与公民等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绿色社区志愿者的作用。①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均有自己的政策规定,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各城市政府之间合作不紧密,对跨地区的生态环境合作治理问题缺乏共识。而跨区域的、多元主体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治理,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共同的集体行动,降低突破时空的生态风险。②本书专门针对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克服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责任主体广泛的问题,有助于推动整个长三角地区共同的行动和广泛的合作,最终将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促进长三角区域各城市政府之间的合作治理,以及长三角地区多元社会主体政府、市场、企业与公民等之间的良性互动。③借鉴国外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的成长经验,梳理出促进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与发展的具体路径,使其在建设绿色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本书尝试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构建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证模型。①本书研究尝试通过多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模式进行深入剖析。②定量研究尝试采用StereotypeOrdina回归与Probit回归、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yfactoranalysis)、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方法来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以上提及的回归方法中,国内学者通常采用OrdinalLogistic回归研究有序多分类因变量,而这种回归本身存在相对局限性,作为对OrdinalLogistic回归的改良方法,本书参照了LuntM和UnitAE在《原型序数回归》一书中提到的StereotypeOrdinalRegression模型,其被看作强化多项式模型的排序约束。这种多项式模型在大量复杂而难以解释的参数下,通过减少参数的个数,施加约束,但不降低数据的契合程度,以提供最佳配适的数据。Probit回归是与Logistic回归十分类似的广义线性模型,用于解决因变量的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