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52999
  • 作      者:
    刘林平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林平,男,1958年出生于湖南平江。1982年1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2011年任教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要著作有《关系、社会资本和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工(农民工)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稿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共分五编、十八章:第一编总论,包括“导言”、“文献回顾”和“权益概述”;第二编劳动权益,讨论工资、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作流动和工伤问题;第三编市民权益,讨论消费与居住、子女教育和精神健康等问题;第四编维权与劳动体制,讨论群体性事件、新生代农民工和劳动体制;第五编权益保护政策,讨论权益谱系、赋权与赋能以及政策设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一)从马克思到葛兰西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因为马克思关于劳工问题的理论仍然具有现代价值,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关系之一。这一观点现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或剥夺,赋予了工人反抗资本行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他一系列著作中,充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尽管关于剩余价值理论仍然充满争议,但资本对劳动剥削的观念已经广为认可,并且被大量经验事实所证明。
  其三,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高度评价了作为体力劳动的工人的社会价值,他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工人充满人道主义关怀,这在现代社会仍然是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普世意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论述了工人的异化问题,对工人阶级满怀同情。①
  但是,显然,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看到了劳资关系的对抗性,而忽视了劳资关系的可调和性。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的是一种革命的理论,较少论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的建设的理论。
  在马克思之后,伯恩斯坦认为,在欧洲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断地向民主让步,同时劳工运动的愈益勃兴,导致了国家的民主化。工厂法的制定、地方行政的民主化、工会或职工会制度和合作制的发展,以及公共团体所办事业中对于劳动组织的照顾,促成国家民主向工业民主的发展。这样可能打破资本的专制主义,将劳动者塑造成工业公民和现代国家公民。①
  与伯恩斯坦不同,安东尼奥·葛兰西从企业微观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劳资关系变化的新问题。在对泰罗主义和福特主义的评论中,他认为,“适应新的劳动和生产方法不能仅仅通过社会强制来进行。必须考虑设法使强制同说服和自愿同意配合起来。”“福特方法是‘合理的’,也就是它应该成为普遍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社会条件必定发生变化,个人的道德和习惯必定发生变化,这不能只用一种‘强制性’来达到,而只能以强制的缓和(自我约束)和说服来达到,包括高工资的形式在内。”②葛兰西还认为,新的劳动方法与一定的生活方式,思想方法和世界观是分不开的。因而,他提出了所谓“霸权”的概念。
  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成了布若威等人的理论出发点,从而形成了关于劳工研究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传统。
  (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论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实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劳资关系发生了变化,毛泽东关于劳资关系的主要论述有三:其一,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④;其二,在国家、企业和工人的关系中,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关系⑤;其三,在企业管理中,强调“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⑥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成分比较单一,劳资关系也比较单一,劳资矛盾并不突出,因而,并不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较少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西方相关理论与农民工权益问题研究
  第二节  国内有关农民工权益问题研究
  第三章  权益概述
  第一节  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节  劳动权益
  第三节  市民权益
  第四节  权益维护
  第五节  权益认知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编  劳动权益
  第四章  工资问题
  第一节  工资水平与工资制度
  第二节  工资理论和决定因素
  第三节  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劳动时间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问题与文献
  第三节  假设与变量
  第四节  模型与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劳动合同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劳动合同签订现状
  第三节  效率机制还是合法性机制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作用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政策回顾
  第二节  文献与问题
  第三节  参险状况与意愿
  第四节  影响因素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工作流动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换工频繁
  第三节  离职意愿
  第四节  结论
  第九章  工伤问题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基本情况
  第三节  权益状况
  第四节  发生和治疗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编  市民权益
  第十章  消费与居住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收入与消费
  第三节  代际消费差异
  第四节  居住形式
  第十一章  子女教育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选择决定
  第三节  教育环境
  第四节  融合状况
  第五节  越轨行为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精神健康
  第一节  概念框架与文献回顾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编  维权与劳动体制
  第十三章  群体事件
  第一节  事件经过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三节  社会基础
  第四节  发生机制
  第五节  特殊的地方社区治理结构
  第六节  性质、后果和前景
  第十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基本情况
  第三节  外出打工和流动
  第四节  工作与生活
  第五节  社会交往和心理特征
  第六节  落户意愿与身份认同
  第七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五章  劳动体制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指标体系和类型分布
  第三节  影响因素和后果
  第四节  社会基础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编  政策设想
  第十六章  权益谱系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概念与视角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影响因素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七章  赋权与赋能
  第一节  商品市场与劳动市场的逆向转型
  第二节  劳工维权:从个体到集体
  第三节  个体赋权及其局限性
  第四节  集体赋权与个体赋能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八章  政策设想
  第一节  基本理念和目标
  第二节  劳动权益
  第三节  积分落户和居住证制度
  第四节  子女教育和居住
  第五节  社会工作和企业社会责任
  第六节  政府责任与基层民主
  附录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