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生、冲突、转型:一个污染企业发展路径的社会学解读》:
(2)社会两难困境——“公地悲剧”的理论
亚当·斯密(2011)认为,竞争的市场在个人谋求私人利益时也会增进公共福利,社会不会避免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偏离。但是现实中的人们认识到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时,不会促进公共产品的改善,社会因此陷入“两难困境”。公共物品的存在及其使用的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生物学家哈丁(1968)称这种情形为“公地悲剧”——每一个主体掉进在有限的世界中无节制提高自身利益的陷阱中,作为公共财产的物品不能从事实或道德上排除世人对它们的利用。在一个认为公共物品可以自由取用来满足自身利益的社会里,所有人的共同毁灭是必然的结局,但是所有的主体都在要求增进公共福利,两者的结合就产生了“两难困境”。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质量就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环境这种公共物品利用的非排他性使每一个理性主体都愿意搭便车,如今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中也缺乏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倒逼理论
“倒逼理论”指的是各类组织在外部压力面前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的运作过程。“倒逼理论”的压力也是一种推力,这种力量使组织主体感到惊恐和不安全,感到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带来的一种危机。这种力量也促使组织主体克服这种环境的不稳定性,从而形成组织改革和发展的“倒逼”,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实践中,治理环境的主体——政府在民众集体运动的压力下,对企业实行倒逼,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整个治理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倒逼理论的实践过程(奈特,2009)。
(4)推拉理论
西方古典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起的(哈丁,1968)。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生活条件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斯蒂纳等,2002)。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