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晏河清: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220762
  • 作      者:
    彭智敏[等]编著
  • 出 版 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彭智敏,1960年生,湖南湘潭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93年至1994年在德国作访问学者。现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近年来在中部崛起、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20余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百余篇。
  
  易德生,1971年7月生,湖北钟祥人;199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历史地理与文化,荆楚历史地理与文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长江流域自然灾害众多,洪涝、干旱、蝗虫、血吸虫、地质灾害、水污染一应俱全,其中洪水灾害出现最多、危害最大。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防治灾害的手段和成果则因历史、政治、经济水平的执政者的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2·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海晏河清》:
  明清时期由于官方和私人大量修史纂志,沿海地区的海溢灾害得以明确记载而保存下来。在史料中常常可以看到特大型海溢灾害发生,这些灾害往往导致受灾面积多达数县,死伤人数高达万人。据《明史·五行志一》记载,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七月,今上海一带发生一起特大型海溢灾害:“崇明、嘉定、昆山、上海海潮冲决,溺死万两千五百余人。”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七月,“淮安大水,潮溢,溺死盐丁千三百余人。”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上海地区发生了特大海溢。“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大风潮……宝山至九团南北二十七里……半夜时水涌丈余,淹死万人,牛羊鸡犬倍之,房屋树木俱倒。狂风浪大,村宅林木什物家伙,顷刻漂没。尸浮水面者、压倒在土中者,不可胜数。惨极惨极!……”这次风暴潮灾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0万。
  从上述实例中不难看出,海溢灾害的出现时常伴有狂风、暴雨、海潮暴涨等现象。由于沿海地区的地势大多较平坦,海溢对沿海的人畜、农田及房屋设施等造成极大破坏。除了造成人畜溺亡外,海溢对沿海农田的破坏尤其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狂风骤雨直接毁坏农田庄稼,或扯断根苗,或将其淹没。更可怕的是,因为海水盐分浓度较高,被淹没的农田,如果没有雨水或淡水及时冲淡盐分,必然会改变土壤环境,造成土壤严重盐碱化,从而使禾苗枯死,颗粒无收,所谓“潮水咸卤,禾苗多死”正是如此。而有的农田被海侵后甚至数年时间才能恢复耕种。正如冯彬在《海岸论》中说道:“咸潮后,咸卤气发,伤败种苗,必三年乃可耕作。”由此可见海溢对沿海农田的危害之深。
  三 海塘似长城
  海溢相对于水、旱灾害,更可怕,更变幻莫测。对于海溢灾害的防治,首先自然是用祈祷、禳灾等迷信、巫术的方法。《元史》卷三十《泰定帝二》载,泰定三年八月,崇明州海啸(海溢)“漂民舍数十里”。同年十二月又有海溢。由于一年两次发生大的海洋灾害,统治者感到事态重大,于是采用建造寺庙,举行法事的措施来祛除灾害。“帝师命僧修佛事于盐官州,仍造浮屠二百一十六以厌海溢。”
  其次,民间流传着经验性很强的一些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多是由航海经营丰富的人总结出来的,可称之为“海洋占候”。这些占候主要是通过对“海溢”灾害来临之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如以云的形状、一些动物的异常出没等,来判断是否会有海溢灾害发生。当然,这些经验中也总是掺杂着迷信的东西。这类预报性占候在汉代就有,如《汉书·艺文志》就记载有《海中日月慧虹杂占》之类的书。南宋时由于航海贸易发达,海洋占候已经盛行。明清时,导航手册如《海道经》、《顺风相送》及《指南正法》等,都有十分丰富的用于海洋占候的谚语。如明代《海道经》中,将有海洋占候意义的前兆谚语,分成占天门、占云门、占日月门、占虹门、占雾门、占电门等篇,用来进行海洋灾害的预报和事先观察。
  最后,抵御海溢危害最积极有效的办法应是修筑海塘(海堤)。我国是世界上有史记载沿海筑塘最早的国家,也是历史上海塘工程最为发达、完善的国家。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汉代修筑钱塘江海塘的记载。从海塘的地域范围来看,海塘的修筑一直以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地区为重点地段,尤其是杭州湾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重视修筑海塘,到明清时候,江浙的海塘已连成一线,形成规模宏伟、构筑精巧的巨大工程,被誉为江南的“滨海长城”,成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的工程建筑之一,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敬畏天命理性探索
——古代长江流域的灾异与防治
第一节 天地玄黄
——先秦时期的灾异与防治
一 良渚文明消失之谜
二 大禹治水不是传说
三 工程防灾的传奇——都江堰
第二节 天命与自然
一 两大传统灾异观的形成与交织
一 两大灾异观的形成
二 灾异观决定防治方法
第三节 江河溢决
一 两汉的水灾及其防治
一 江河成灾
二 灾前防备
三 灾后救治
第四节 天灾人祸
——两晋南北朝时期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一 水旱频发
二 沿袭、倒退与发展
第五节 水旱并发
——唐代的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一 水旱交替
二 灾害预防
三 有效救治
第六节 疠鬼出没
——宋代江南地区瘟疫的流行
一 江南多瘟疫
二 瘟疫之产生
三 瘟疫的预防
四 瘟疫的救治
第七节 江汉泛滥
——明代江汉平原水灾防治
一 水灾频发
二 防灾备灾
三 官民共救
第八节 山崩地裂
——清代前期四川的大地震
一 地震频发
二 应对震灾
第九节 蝗虫蔽日
——清代前期江南的蝗灾
一 江南飞蝗
二 多法防治
第十节 干支并发
——乾隆五十三年长江流域性水灾
一 夏季洪水
二 全力应对
……
第二章 国家应对社会参与
——近代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第三章 积极应对构建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第四章 以人为本科学抗灾
——新世纪以来长江流域的灾异防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