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宁县政府率先实施“框架协议”,推进当地竹产业跨越式发展
为了在四川灾后重建竹产业链建设项目的平台和产出基础上积极实施“框架协议”,长宁县人民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于2012年11月签署了“实施国际竹藤组织、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宜宾市人民政府‘框架协议’的协议”(简称“实施协议”),双方希望在绿色低碳竹产业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信息平台搭建、竹产品创意竞赛、世界竹基因库建设等方面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等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低碳竹产业的发展。
根据“实施协议”长宁县将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建立一个网络服务信息平台,面向国际、国内发布长宁县竹产业发展信息;国际竹藤组织在长宁县建设绿色低碳竹产业发展产业园区的策划、论证包装、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长宁策划、组织和实施竹产品设计创意竞赛活动,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艺术家、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竹产品设计创意竞赛,延伸长宁县的可持续竹产业链条,壮大竹产业经济;帮助长宁县引进竹子品种,进一步发展园艺造景,开展科普科研活动,宣传推广长宁县的竹种基因库。国际竹藤组织会通过这些新的合作项目继续推广四川灾后重建竹产业链建设项目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3)项目建设促进了当地政府支持竹产业政策的出台和竹产业发展
受四川灾后重建竹产业链建设项目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影响,各项目示范点的相关政府机构都加强了可持续产业链的建设工作。当地政府抓住项目的示范作用,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财政投入、科技支撑、工业园区建设等推进区域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连接和延伸竹产业链,以实现从政府层面全面推进竹产业健康发展。如沐川县政府2012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的实施意见》文件,在已经形成一个浆纸工业园区和一个竹木板加工园区的基础上,新成立一个竹产业园区,该园区占地2000亩,在规划建设中,当地林业局主动与国际竹藤组织联系,希望借四川灾后重建竹产业链建设项目的契机,将可持续竹产业链的构建模式纳入竹产业园区的规划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