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4-2015)》:
领域技术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特别是通过大力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才能使新技术逐渐渗透到能源勘探、开发、加工、转换、输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每一个应用领域,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无限潜力来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但是,技术进步与创新既要解决开源问题和环境约束问题,也要解决节流/节能、减排和能效的问题。国际能源署(IEA)和工业生产力研究所(IIP)于2012年联合发布的《工业能源管理行动计划——节能创造价值》报告指出,推广节能技术,不仅能够显著减少能源使用量,还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从欧洲国家的经验来看,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较分散的能源管理活动,在提升能源节约的绩效、实现企业业绩目标以及其他政策目标等方面效果更加明显。麦肯锡公司通过对中国6个关键领域的200多项成熟减排技术的研究,认为仅通过采用这些成熟技术导致的能效进步,就可以每年降低650亿美元的成本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技术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高效低碳效应的新能源技术。但是,要使能源技术政策同时解决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的问题往往面l临两难困境,因为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技术投入带来的开源意味着成本的降低,而为节流所投入的技术创新和设备则带来成本的提升。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尽管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和LED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的面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的推广,各种节能技术与设备、节能产品已在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和人居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能否实现开源与节流的统一,目前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还未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