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的维度:工业4.0时代的智慧制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48023
  • 作      者:
    杨青峰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杨青峰先生,多年来一直在信息化领域工作,亲历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变迁。先后从事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咨询、信息化研究等工作。先后担任大型企业集团信息技术经理,国内多家知名研究机构的研究总监、咨询总监、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是知名的信息化研究和咨询服务专家。
  杨青峰先生为国内各类媒体撰写了超过50篇以上有影响力的信息化专题文章。凝聚多年的信息化实践和研究体验,从2009年开始,杨青峰先生陆续撰写出版了《业务高管信息化领导力的16项修炼》、《信息化2.0+: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化体系》等书,产生广泛的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智慧的维度 工业4.0时代的智慧制造》从个体对自由购买权的追求、个性化的动力性、碎片化、时空的多维度、软件定义人类、客户长尾六个方面讨论了智慧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必然性;全面论证了产业智慧来源于新一代智慧技术的价值利用,以及管理、技术所形成的新管理之势;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德国工业4.0正是智慧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所开出的智慧之花,并对德国工业4.0对生产模式所带来的革命性意义进行了结构性解析。
展开
精彩书摘
  3碎片化因果
  再来看一看我们所处的环境。如果是20世纪中期,我们进入一个堆满了报纸碎片的房间,试图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还没开始找,你就要开始崩溃了。而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比一个房间要大许多倍的碎片空间里。信息是碎片化的,应用是碎片化的,甚至连我们的时间也开始碎片化。那么,碎片化来源于哪里?
  在作者看来,信息碎片化的终极根源其实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个性化的需求的觉醒,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则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幕后推手。我们的个性化需求被满足,首先需要的是连接、表达和交互,这些信息被传输、被存储、被复制、被再次重组使用。再加上个体数量及时间维度,信息碎片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产生,成级数倍增长。然后我们看到的其他信息在人为选择和时间切割下就成了一个个碎片。尤其在Web2.0出现以后,用户创造内容和社区网络加速了信息碎片化的进程。另外,碎片化的产生来源于信息自己。随着信息量的巨大增长,人们已经不能像看报纸一样完整读完一整篇,信息于是被摘要化,被观点化,被切割化。第三,碎片化来源于时间。信息在时间组织的过程中被时间段切割,碎片化还应该归罪于智能终端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了切割信息的便利工具,随时随地切割信息。信息碎片化反过来加速了信息量的进一步膨胀。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到2010年,数字宇宙(全球消费者和企业创建的数据综合)达到1.2ZB,预计2020年达到35ZB,近十年就将增加30倍。
  在《信息化2.0+: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化体系》一书中,也充分论证了今后无论是个人的还是企业应用系统都将会碎片化。就如同我们手机中众多的App,每个App完成特定的功能,需要时安装,不需要时删除。可以预见到,应用的碎片也将如信息碎片一样呈现级数化的增长。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从2008年7月开始,苹果公司推出应用商店,截至2012年,其中的应用数量已经突破100万个。而后起之秀安卓平台应用的数量在2012年年底就超越了苹果应用的数量。从我们使用者(或者说潜在使用者)的视角来看,对这些海量的应用碎片如何选择才是一个难题。
  时间的碎片更好理解。我们过去的生活往往是由大块的时间构成的,休息、早餐、上班、中餐、上班、晚餐、娱乐、休息,时问呈块状且连续。但现在在线视频、互联网新闻切割掉了我们在地铁上的时间,微博和微信切割了工作空余和晚餐后空余时间。我们所有的时间空闲大量被互联网剥夺。前不久,作者在微信的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孩子们抱怨父母被手机抓走了,顾不上照顾自己,孩子都要哭了。没有智能手机之前,我们还有许多时间照顾孩子、休闲和读书,而现在我们的时间碎片都被无情地占用了。新的时间占用又进一步切割了我们的时间维度,让我们时间的碎片化更加扩大。在后边小节里会讲到,时间被切割后,我们的时空将会呈现穿越的情景,这种穿越对社会制造系统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看看现在我们每天的时间线,你会惊异我们居然每天都去那么多地方,完成那多任务。
  时间碎片不是一件坏事,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社会进步。现在比较流行的“滴滴”打车和“陕的”打车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里不讨论它们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赢利的,仅仅看一看它们是如何通过时间碎片的利用来提高社会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安装了滴滴打车出租车司机手中,随着可以收到附近打车者的信息,出租车司机可以就近提供搭载客户。这样的好处是,出租车司机减少了空车运行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赚到更多的钱。出租车的时间碎片被利用起来了,而且有利可图,出租车司机当然非常欢迎这样的新技术。要知道,在此之前,出租车实现效率提高的方法,要么是根据经验找个地方“趴活”,要么就是无线电呼叫,但都没有这样的方式效率更高。而对于我们这些用户来说,滴滴打车能够让我们在出租车难找的地方尽早地找到出租车,满足了我们的个性化需求,节约了我们的时间,相当于把出租车司机的时间碎片转给了我们,我们获得的这部分时间碎片又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智慧之因—对我们的全新审视 (1)
1  自由与枷锁 (2)
2  个性化是一个动力系统 (6)
3  碎片化因果 (8)
4  穿越多维度时空 (11)
5  软件定义人类 (13)
6  长尾共识与歧见 (15)

第二章  智慧之源—新技术爆发、融合与创造力 (18)
1  神奇的大连接世界 (19)
☆大连接 (19)
☆互联网思维与体验经济 (23)
☆去中心化 (26)
☆无界 (29)
2  自来计算 (31)
☆虚拟化的逻辑 (33)
☆分合之变 (35)
☆软件定义一切 (38)
3  自由时空 (39)
☆移动风暴 (39)
☆与固定端的差异性 (40)
☆企业移动化 (42)
4  机器的思考 (43)
☆智慧的流动 (44)
☆工业机器人 (48)
☆超越人类 (51)
5  3D打印与新作坊 (53)
☆早生的孩子 (54)
☆打印一切 (55)
☆回到作坊时代 (57)
6  新型生产要素 (59)
☆生产要素 (60)
☆大数据云 (61)
☆工业大数据 (63)
☆难解之题 (64)
7  速度依赖症 (67)
☆宽带加速度 (67)
☆不平坦 (70)
☆速度依赖症 (73)
8  互联网金融—智慧配置资金新技术 (76)
☆跨界融合典范 (78)
☆繁荣的模式 (79)
☆供应链金融 (83)
☆颠覆制造的新技术 (84)
9  融合与创造之力 (85)

第三章  智慧之势—管理的颠覆 (88)
1  生产方式的演进 (89)
☆古典生产 (89)
☆大批量生产 (90)
☆大规模定制 (94)
☆个性化量产 (97)
2  关于“包”的理论 (99)
☆专业资源的协作—外包 (100)
☆个体智慧的协作—众包 (102)
☆供应链内群体创造—内包 (105)
3  关于“创”的理论 (106)
☆个体自发协作生产—维客 (106)
☆创业者自发协作生产—创客 (108)
☆技术天才的力量—极客 (109)
4  个性化的薄利多销 (111)
☆长尾的营销视角 (112)
☆团购与薄利多销 (113)
☆预售模式—薄利多销新形式 (117)
5  地球村与联网制造理论 (119)
☆地球村 (119)
☆网络化制造 (121)
☆制造网格 (123)
6  制造服务化的冲击 (125)
☆服务化的逻辑 (125)
☆制造服务化 (126)

第四章  智慧之花—第四次工业革命 (131)
1  工业革命的历次演进 (131)
☆第一次工业革命 (132)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3)
☆第三次工业革命 (134)
2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 (138)
☆新工具:智慧生产工具及机器人革命 (139)
☆新能源:新能源与智慧工业紧密相连 (140)
☆新运输:智能交通工具的崛起 (144)
☆新模式:个性化量产代替规模化生产 (147)
☆新时空:三维实时空到虚实时空 (148)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 (148)
3  德国工业化之路与德国工业4.0的借鉴 (149)
☆德国工业化道路 (149)
☆德国工业4.0解读 (155)

第五章  智慧的构造—制造业的智慧革命 (163)
1  回到制造的基本问题 (164)
2  正确的思维 (167)
☆正确的思维1:遵从互联网思维 (167)
☆正确的思维2:个性化需求也有批量 (168)
☆正确的思维3:用户参与创造 (169)
☆正确的思维4:彻底智慧化改造 (170)
☆正确的思维5:网络资源协作 (171)
3  智慧元素的四个维度 (171)
☆智慧的人 (172)
☆智慧的产品 (173)
☆智慧的物料 (175)
☆智慧的生产基础设施 (176)
4  五大集成 (178)
☆客户资源集成 (179)
☆智力资源集成 (180)
☆横向集成 (182)
☆纵向集成 (183)
☆价值链集成 (184)
5  六大价值网络 (185)
☆智慧客户网络 (186)
☆智慧智力网络 (189)
☆智慧供应网络 (190)
☆智慧生产网络 (192)
☆智慧物流网络 (194)
☆智慧服务网络 (196)
6  构造智慧制造体系的动力系统 (198)
☆智慧制造体系 (198)
☆智慧制造技术架构 (201)
7  几个遗留问题 (203)
☆CPS如何发展 (203)
☆应用软件如何改变 (205)
☆谁是管理者 (205)

第六章  云制造—制造资源的智慧配置 (207)
1  再论服务化 (207)
2  制造业+云计算 (209)
3  虚拟化制造资源 (213)
4  云端适配与资源配置 (214)
5  运营与交易 (215)
6  商业化之路 (216)
 
第七章  量子制造—制造业颠覆的可能蓝图 (218)
1  世界的两大支柱 (219)
☆相对论 (219)
☆量子力学 (220)
2  企业量子化起源 (222)
☆必然性 (223)
☆可行性 (225)
☆道法自然 (225)
3  量子企业与组织运行 (227)
☆定义量子企业群 (227)
☆量子企业宇宙 (229)
4  量子制造:量子企业的规模协同 (230)
5  企业量子之“熵” (232)
6  量子制造的“场”竞争 (234)
☆统一价值观 (235)
☆塑造品牌 (235)
☆无处不在的服务 (236)
☆数据海洋 (237)
☆社区化网络 (237)
☆风险预警及管控 (237)

第八章  智慧的十一个维度 (239)
1  智慧的动力四维 (239)
☆我们自己 (239)
☆新技术融合与创造之力 (241)
☆管理@技术 (242)
☆智慧工业革命 (244)
2  智慧元素四维 (244)
☆智慧的人 (244)
☆智慧的产品 (246)
☆智慧的物料 (247)
☆智慧的生产基础设施 (248)
3  智慧制造三维:生产、配置、组织 (250)
 
☆个性化量产:智慧制造体系的核心生产模式 (250)
☆云制造:智慧的制造资源配置视角 (251)
☆量子制造:智慧制造的组织变革视角 (251)
参考文献 (2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