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碎片化因果
再来看一看我们所处的环境。如果是20世纪中期,我们进入一个堆满了报纸碎片的房间,试图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还没开始找,你就要开始崩溃了。而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比一个房间要大许多倍的碎片空间里。信息是碎片化的,应用是碎片化的,甚至连我们的时间也开始碎片化。那么,碎片化来源于哪里?
在作者看来,信息碎片化的终极根源其实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个性化的需求的觉醒,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则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幕后推手。我们的个性化需求被满足,首先需要的是连接、表达和交互,这些信息被传输、被存储、被复制、被再次重组使用。再加上个体数量及时间维度,信息碎片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产生,成级数倍增长。然后我们看到的其他信息在人为选择和时间切割下就成了一个个碎片。尤其在Web2.0出现以后,用户创造内容和社区网络加速了信息碎片化的进程。另外,碎片化的产生来源于信息自己。随着信息量的巨大增长,人们已经不能像看报纸一样完整读完一整篇,信息于是被摘要化,被观点化,被切割化。第三,碎片化来源于时间。信息在时间组织的过程中被时间段切割,碎片化还应该归罪于智能终端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了切割信息的便利工具,随时随地切割信息。信息碎片化反过来加速了信息量的进一步膨胀。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到2010年,数字宇宙(全球消费者和企业创建的数据综合)达到1.2ZB,预计2020年达到35ZB,近十年就将增加30倍。
在《信息化2.0+: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化体系》一书中,也充分论证了今后无论是个人的还是企业应用系统都将会碎片化。就如同我们手机中众多的App,每个App完成特定的功能,需要时安装,不需要时删除。可以预见到,应用的碎片也将如信息碎片一样呈现级数化的增长。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从2008年7月开始,苹果公司推出应用商店,截至2012年,其中的应用数量已经突破100万个。而后起之秀安卓平台应用的数量在2012年年底就超越了苹果应用的数量。从我们使用者(或者说潜在使用者)的视角来看,对这些海量的应用碎片如何选择才是一个难题。
时间的碎片更好理解。我们过去的生活往往是由大块的时间构成的,休息、早餐、上班、中餐、上班、晚餐、娱乐、休息,时问呈块状且连续。但现在在线视频、互联网新闻切割掉了我们在地铁上的时间,微博和微信切割了工作空余和晚餐后空余时间。我们所有的时间空闲大量被互联网剥夺。前不久,作者在微信的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孩子们抱怨父母被手机抓走了,顾不上照顾自己,孩子都要哭了。没有智能手机之前,我们还有许多时间照顾孩子、休闲和读书,而现在我们的时间碎片都被无情地占用了。新的时间占用又进一步切割了我们的时间维度,让我们时间的碎片化更加扩大。在后边小节里会讲到,时间被切割后,我们的时空将会呈现穿越的情景,这种穿越对社会制造系统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看看现在我们每天的时间线,你会惊异我们居然每天都去那么多地方,完成那多任务。
时间碎片不是一件坏事,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社会进步。现在比较流行的“滴滴”打车和“陕的”打车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里不讨论它们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赢利的,仅仅看一看它们是如何通过时间碎片的利用来提高社会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安装了滴滴打车出租车司机手中,随着可以收到附近打车者的信息,出租车司机可以就近提供搭载客户。这样的好处是,出租车司机减少了空车运行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赚到更多的钱。出租车的时间碎片被利用起来了,而且有利可图,出租车司机当然非常欢迎这样的新技术。要知道,在此之前,出租车实现效率提高的方法,要么是根据经验找个地方“趴活”,要么就是无线电呼叫,但都没有这样的方式效率更高。而对于我们这些用户来说,滴滴打车能够让我们在出租车难找的地方尽早地找到出租车,满足了我们的个性化需求,节约了我们的时间,相当于把出租车司机的时间碎片转给了我们,我们获得的这部分时间碎片又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