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纽约派诗歌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0046409
  • 作      者:
    刘立平著
  • 出 版 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纽约派诗歌研究》共分8章,运用爱默生的诗学观点、抽象表现主义的画论以及先锋派的理论,结合纽约派具体的诗例,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探讨诗人与自然、诗人与城市、诗人与绘画的关系,将纽约派诗人与整个纽约的城市文化结合起来,以此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纽约派的发展进程。
展开
精彩书摘
  《纽约派诗歌研究》:
  自然界千变万化,各种生物都有其生存法则与规律,科克认真观察,从中得到了关于生命的启示,他觉得内心就是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人类仔细地体察自然,就能够更好地延长生命的长度与质量。从这一点来看,谁能说科克不是一个严肃的诗人呢?
  肯尼斯·科克的长诗《科,或曰地球上的一季》①出版于1959年,共分438诗节,全诗长达3504行,虽然和西方史诗动辄万行无法相比,但是从长度来讲也够得上史诗的规模。可是它的内容却和西方史诗完全相反。西方史诗又叫做英雄史诗,多半讲述的是一个民族英雄,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故事中又常常有妖魔鬼怪需要英雄去铲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史诗都是英雄的故事;另外史诗的风格是正式和高雅的,属于严肃艺术。科克的这首长诗运用了他非常熟悉的八行体②,这就给读者一种非常正式和高雅的感觉,读者的潜意识里就有一种期待,希望科克为我们讲述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可是随着故事的展开,整个的叙事却与我们的期待完全相反。科克反其道而行之,他描写的是日常的生活,这部史诗里的所谓英雄只是一个没有一点英雄色彩的棒球运动员。这个名字显然是科克名字的缩写。在日本,棒球并非主流运动,而科希望成为美国球队里中的一员决定了他的边缘身份,这和科克的境遇一样,科克是纽约派诗人中唯一的一位博士,可是他却决心从当下的正统写作中逃脱出来。当新批评和艾略特的作品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他决心写严肃的喜剧诗,而且这种诗采取的形式还是文类的最高形式史诗。他的这首诗不仅写了棒球运动员,里面还有小人、狗、侦探故事和其他琐碎的事情,这是科克对于形式的实验,试图突破史诗这一题材的限制和读者对于史诗的期待。这首诗并非仿史诗,而是一种新的文类,《科》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史诗写作标准,为未来的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①
  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就是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娱乐似乎只适用于低级的艺术:电影、漫画、电视和爵士乐,而科克写这种史诗的严肃目的就是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人们之所以做这些区分就是有高与低、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心理预设,这种心理预设妨碍了读者享受作品快乐的能力。将漫画视为低下,将史诗视为高雅,这已经形成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水岭,科克放弃了这种高雅与低俗、好与坏的区别,将“高雅”艺术的光晕给予了“低俗”艺术,从而消除了高雅与低俗的区别。而这首史诗也是科克严肃的快乐诗学的最高体现。
  1964年,《党派评论》用20页的篇幅刊登了苏珊·桑塔格的《坎普札记》,在这篇文章里,苏珊·桑塔格认为如果一个人追求严肃和高雅艺术,那么就意味着他被剥夺了快乐的权力,他在不断克制自己享受生活。品味的高低应该由何决定呢?如果认为史诗是高雅的而流行音乐是低俗的,那么你能否认流行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吗?这也回到了诗歌创作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科克认为是“追求幸福”,而谁又能说快乐不是幸福的一种呢?在快乐过后内心所拥有的那种宁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科克消解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手段正是通过艺术本身来达到的。
  ……
展开
目录
序:自我是所有的感性
引言

第一章 “那年轻人更如同在天堂”:纽约派诗人的形成
第一节 “充满激情的时代”
第二节 “创造”出来的纽约派
第三节 合作的无穷魅力
第四节 共同的诗学主张

第二章 冲破形式主义的藩篱:文本的愉悦
第一节 超越新批评
第二节 真实的快乐
第三节 诗歌的艺术
第四节 什么是真正的严肃

第三章 “一种沉默充满了噪音”:想象的翅膀
第一节 “失去的词语”
第二节 “偶然的安排”
第三节 “黑鸟的眼睛”
第四节 漂泊者的家园

第四章 “我看到这种美”:纽约派诗人与自然
第一节 “这缤纷的光与影”
第二节 本真的呈现
第三节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第四节 词语的召唤

第五章 都市喧嚣下的诗意生产:纽约派诗人与城市
第一节 “那就是你所想到的城市”
第二节 瞬间的时间体验
第三节 大都市的痛苦与压抑
第四节 城市森林中的自我

第六章 诗与画的共感:纽约派诗人与画家
第一节 “我为什么不是画家”
第二节 在时间的进程中
第三节 “创造自己的生活”
第四节 “它们像岩石一样有力”

第七章 自由的艺术追求:纽约派诗人的先锋性
第一节 先锋派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模仿就是自杀”
第三节 艺术的自主性
第四节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第八章 不是尾声的尾声:纽约派第二代诗人简介
第一节 从塔尔萨到纽约
第二节 奥哈拉之后
第三节 记忆的闸门
第四节 语言的无限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