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咨询行业有一个知识的冰山模型,简单的说就是世界上的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能说出来的,另一种是说不出来的。说的出来的知识是露在海面以上的冰山,大部分知识都是属于说不出来的缄默知识。比如说,各位读者可以想想如何只通过语言而不借助其他方式教会另一个人如何系鞋带。
是不是觉得很难?这就是缄默知识的典型例子。书籍本身也是这样,语言是乏力的,它只能说出冰山上面的,当读书正从美食文化变成快餐文化的时候,更需要各位读者静下来仔细思考,去挖掘那些巨大的隐藏着的缄默知识。
所谓的真理就是用来推翻的
大部分在大学里面教书的非常资深的教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教科书里面的科学理论,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重写。而且这个时间间隔正变得越来越短。也就是说科学是会不断的被推翻的,科学是没有真理的。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论证了证实与证假的不对称性——即科学理论永远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当你信仰了科学精神,就意味信仰着“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本质,环境的不断变化,让我们在不断重复、不断的检验过程当中获得了新的思考和体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物理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歌德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关于任何传统理论常规化的想当然,质疑我们一直“以为”我们都知道的所谓的“常识”。
一个孩子问大人:“为什么两个干净的东西,合起来就脏了?”大人不明白,孩子解释说:“衣服是干净的,果汁是干净的,但是合在一起,就脏了。”
我想做的,就是沿着这位孩子的思路,尝试着继续追问那种显得很傻很天真的问题。
在科学界里面,有一个叫黑白乌鸦的比喻,用来比喻理论被推翻的情形。科学上已经证明了天下乌鸦是一般黑的。不过只要我们发现有一只乌鸦是白色的,“全部乌鸦都是黑的”的理论就会被推翻。在这本书里,我的确找到了很多只白乌鸦。当然,我也希望我的理论被你们推翻,告诉我说其实这些所谓的白乌鸦都是我杜撰的。
你可以不认同我的任何观点,但是如果因为看了这本书,对于我所分析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想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后见偏见
历史书有两种写法,一个是站在今天写昨天的历史,另一个是站在今天写未来明天的历史。夏伊勒写了一本书叫《柏林日记:二战驻德国记者见闻(1934—1941)》。它属于后者。可以明显的发现那本书中,作者对未来的恐惧、无知与失控,这与第一种写法通常表现出来的言之凿凿的分析和确定无疑的阐述完全不同。用一个学术一点的名词这就叫作后见偏见。一种事情一旦发生了,人们往往会觉得它比实际情况更可能发生,人们会把一切可能的原因拿上来对已经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