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再见天人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283147
  • 作      者:
    李潼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海岸线书系:再见天人菊》是《海岸线书系》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潼,出生于台湾花莲,定居罗东近30年,专业写作。
  出版文学作品67种,有《少年噶玛兰》、《屏东姑丈》、《相思月娘》、《再见天人菊》、《蔚蓝的太平洋日记》、《望天丘》、《博士、布都与我》、《寻人启事》、《少年小说创作坊》等。1999年出版作品《台湾的儿女》系列小说16册,包括《阿罩雾三少爷》,《无言的战士——林旺与我》、《寻找中央山脉的弟兄》等。
  曾获重要文学奖34项:第23届中山文艺奖,第11、12、13届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中篇少年小说首奖,第10、11届中国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第3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北京),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上海),第6届洪醒夫小说奖,第1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第1届九歌现代儿童文学奖中篇少年小说首奖等。
  上世纪70年代投入校园民歌创作,以赖西安本名发表歌词,其中以《月琴》、《庙会》、《散场电影》流传长远。
展开
内容介绍
  从这本《再见天人菊》的少年小说里面,你能读到地地道道的“一座岛”以及岛上的“少年”的这种海岛故事。我想对你说:这竟然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里面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没有。没有写海岛和写海洋的长篇少年小说。……小小少年,想着“我的岛”。
展开
精彩书评
  ★从这本《再见天人菊》的少年小说里面,你能读到地地道道的“一座岛”以及岛上的“少年”的这种海岛故事。我想对你说:这竟然在中国大陆的儿童文学里面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没有。没有写海岛和写海洋的长篇少年小说。……小小少年,想着“我的岛”。
  ——班马
展开
精彩书摘
  船舷甲板微微颤抖,船尾的螺旋桨,打起哗哗的水声;我搭乘的台澎轮,就要离开高雄码头,航向我的家乡了。
  我倚靠栏杆,向四方望去:清早的阳光,刚刚越过山坳,清亮温柔,一束束地和船尾泛起的海烟交揉在一起。眨眼间,在港面升起一座天桥似的彩虹,而我们的轮船转身,正从它底下穿越而过。
  远处,森林般耸立的楼房、近处的高雄码头仓库和旗津岛的灯塔,都在旋转着向后退去。系泊港中的巨轮,听见我们起航的汽笛呜呜响起,也悠悠醒来了,它们被波动的涌浪摇晃着,仿佛伸懒腰、打哈欠,全是睡意未消的模样。
  我凝视渐去渐远的码头,饱吸一口腥成气味的海烟,不禁大笑起来!
  二十年前,当我离开澎湖马公港,站在甲板眺望家乡的景色,不也是同样的感觉吗?微微眩晕,而思潮起伏,眼见的一切,都向四方退去;是陆地在动荡,是家乡逐渐远离我。直等到轮船驶出港湾,船笛再度悠扬响起,陆地不见了,海浪汹涌地拍击船舷,我心头一惊,才知道,远离它的是自己啊。
  多年以后,我选择同样的方式回去我的家乡,因为,我曾是那样一海里一海里地离开,离开六十四座岛屿聚集成的群岛,我要再一海里一海里一海里地接近它:虎井屿、八罩岛、花屿、桶盘屿……让它们静默地在马公港外看着我,看我这个永远的澎湖子弟又回来了。
  飞机的速度太快,它们看不清我,舒适的机舱不能平复我的紧张,只有船舷边的海风,才能吹干我冒汗的手心,才能让群岛慢慢将我看个明白。
  二十年前的约定,会有几个人记得?
  岁月在每个人身上穿过,我们都长大了、成熟了、变胖或变瘦。纵然,我们的眉目神情如旧,但思想观念不会改变吗?那曾经有过的情谊,加进了时间的酵素,会淡薄,还是更浓?
  二十年,回想起来恍如一瞬间。再细想,却又是万水千山的绵绵长路,横在眼前,任谁也连缀不起。我摇头苦笑,自问:
  我回来了,这个我不能忘记的日子,是否别人也一样记得?叶英三和陈湘贞应该记得牢牢的。
  小瘦子林宾呢?
  阿潘和含羞草该不会忘了吧?
  还有吴春华呢?
  七个伙伴,是否别来无恙?那些个汗水和泪水交融成的情谊,会不会被岁月风干?再见面,是什么样的光景?回答我的疑问的,还是惶惑。
  我们都已步入中年,而“姊夫”更在中年之外了。
  这约定是他亲口提出来,用他朗朗的声音,说道:“二十年后,八月中秋的夜晚,当月亮高挂在西台古堡的半空,请大家回来这里见面。回来的人,我都替他准备一份礼物。请各位多自珍重,常保平安。”
  少年的我们,忙不迭猜测“姊夫”将会准备什么礼物?“姊夫”笑而不语,让我们去瞎猜。他又说:“谁都不必害羞;不管你事业有成,还是不如意,没忘记的人都该回来。这陶艺工作室永远不上锁,只要你开门,就能进来,莫忘记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还记得二十年前的约定吗?
第二章 你许了什么水果愿?
第三章 我就是那个大坏蛋!
第四章 请来参加陶艺工作
第五章 捏塑自己喜爱的陶品
第六章 陶土里的杂质要筛掉
第七章 我可以再塑一个吗?
第八章 吉贝沙滩上的陶片
第九章 顺其自然才是圆满
第十章 神奇的火炼窑变
第十一章 别上返乡的勋章
第十二章 尾声
作家与作品
两岸牵手
作家创作谈
获奖记录要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