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林权、坟山与庙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0062
  • 作      者:
    张佩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佩国,1966年生,山东成武人,上海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乡村地权的研究,既在田野中做历史研究,又在档案馆中做田野工作,试图以社会理论的想象力整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三门学科,在知识论的意义上迈向一种开放的整体社会科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在研究乡村“土改”、合作化和宅基地纠纷时,通过解读相关的历史档案、法律卷宗,试图发现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乡村社会变迁过程中地方性秩序的历史实践逻辑。在地方社会的时空脉络中,如何解释林权的历史形成机制,进而凸显其背后的民间法秩序的实践逻辑,是本项研究的核心问题意识。
展开
目录
自序<br>第一章&nbsp;民间法秩序的法律人类学解读<br>第一节&nbsp;民间法秩序:“总体的社会事实<br>第二节&nbsp;纠纷的发生学机制<br>第三节&nbsp;阅读法意识:走进“他者”的精神世界<br>第四节&nbsp;国家何为:民间法秩序中的国家因素<br><br>第二章&nbsp;整体生存伦理与民族志实践<br>第一节&nbsp;整体生存伦理:寻求普遍主义的解释<br>第二节&nbsp;规则之制与道德实践<br>第三节&nbsp;个人中心的民族志:道德体验<br>第四节&nbsp;生存空间:从“封闭的社区”到模糊的疆界<br>第五节&nbsp;生存意义与“事实之后”<br><br>第三章&nbsp;历史活在当下<br>第一节&nbsp;历史人类学中民族志的实践形态<br>第二节&nbsp;融通“过去”与“现在”:在当下发现历史<br>第三节&nbsp;制作历史:实践抑或书写<br><br>第四章&nbsp;走向产权的在地化解释<br>第一节&nbsp;司法档案及其解释维度<br>第二节&nbsp;契约文书的区域史解读<br>第三节&nbsp;“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及其追踪研究<br><br>第五章&nbsp;汉人的丧葬仪式<br>第一节&nbsp;功能论<br>第二节&nbsp;阐释人类学与实践论<br>第三节&nbsp;丧葬仪式中的表演与信仰<br>第四节&nbsp;在制度与信仰之间<br><br>第六章&nbsp;祭祀与庙产<br>第一节&nbsp;问题、资料与策略<br>第二节&nbsp;汪公墓、祠、庙的空间秩序<br>第三节&nbsp;祭祀与庙产<br>第四节&nbsp;讨论<br><br>第七章&nbsp;风水与坟业<br>第一节&nbsp;徽州汪公墓、祠、庙的地景想象与风水传闻<br>第二节&nbsp;风水与坟业<br>第三节&nbsp;讨论<br><br>第八章&nbsp;正统化、祭祀权与庙产之争<br>第一节&nbsp;正统化与汪王庙“考古”<br>第二节&nbsp;庙产之争<br>第三节&nbsp;地景想象与祭祀礼仪<br>第四节&nbsp;讨论<br><br>第九章&nbsp;“山有多高、水有多高”<br>第一节&nbsp;问题意识与研究策略<br>第二节&nbsp;村庄史与村民的历史记忆<br>第三节&nbsp;“横打官司,直耕田”<br>第四节&nbsp;“山界就是村界,村界就是水界”<br>第五节&nbsp;“远水解不了近渴”<br>第六节&nbsp;讨论<br><br>第十章&nbsp;“插花山”<br>第一节&nbsp;山场类型与“插花山”分布<br>第二节&nbsp;“插花山”的形成<br>第三节&nbsp;权属演化<br>第四节&nbsp;“插花山”的经营<br>第五节&nbsp;讨论<br><br>第十一章&nbsp;“公地”困境的中国经验<br>第一节&nbsp;从“祠堂山”到“国有林”<br>第二节&nbsp;“山水相连、生命之源”<br>第三节&nbsp;保卫“生命山”<br>第四节&nbsp;讨论<br><br>第十二章&nbsp;余论<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