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4—1来看,2010年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中,处于较好及以上水平的城市数量由2005年的4个增加至2010年的7个,增速达到75%;处于中等水平的城市数量较2005年相对持平,由9个变为8个,略有减少;建设水平较差及以下的城市数量,2010年较2005年明显减少,由17个减少至10个。整体而言,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有所提高,呈现金字塔形层次分布的趋势。
同时,对比图4—1可以发现,2005年、2010年两个年度的分析中,处于第一、二层的城市均为东部城市,除北京外均为东南部城市;处于第三层次的城市中,2005年全部为东部城市,2010年有5个城市为东部城市,4个城市为中部城市,没有西部城市;而在第四、第五层中则绝大部分为中西部城市。这表明,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中西部城市低碳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特征明显。
4.6.2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从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可以发现,在5个一级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支撑的相关系数得分最高,为0.885;从影响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前12项指标的分布来看,经济支撑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研发投入占财政收入比重3个指标分别位列第2、第4和第7。这表明,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明显,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越高。
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突出性作用,一方面与中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性特征有着明显的关系。在这一发展阶段,城市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实力对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建设低碳城市绝不是以牺牲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为代价的,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发生:态文明的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低碳发展的双赢。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能源需求的重要因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通过低碳经济带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城市经济的低碳化、高效化和集约化是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