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革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战略思想开始形成,并正在成为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个主流思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它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被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环境的?肖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实现“非物质化”的重要途径是提供功能化服务,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要做到物质商品“利用”的最大化,而不是消费的最大化,并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物质消耗。循环经济是一种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是从追求产品利润最大化向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永续建设的根本转变。由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归纳出三点基本评价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reduce、reuse、recycle),即“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平行的,循环经济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一再利用再循环。
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个原则。它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生产废物后再进行治理。
再利用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二个原则。它提倡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买的东西,产品多次利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再利用,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