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毕加索传.卷二,1907-191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147491
  • 作      者:
    (英)约翰·理查德森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约翰·理查德森,著名的艺术传记作家,曾撰写关于马奈和布拉克的著作,是《纽约书评》《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的撰稿人。他的《毕加索传》第一卷荣获了惠特布莱德1991 年度图书奖。1993年,他被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通讯院士。1994—1995年间,他曾担任牛津大学斯雷德艺术教授。目前他生活在康涅狄格州和纽约两地。
展开
内容介绍
  《启真·艺术家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是一本毕加索生前就资助的毕加索传记,拟出版四卷,其中前三卷英文版已经出版,《启真·艺术家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为中文版第二卷。
  《启真·艺术家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描述的是毕加索艺术的玫瑰时期,1907-1916年,是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期。他在1907年创作的《亚维农少女》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作者在此卷描述的毕加索技巧高超,视野宏大,幽默辛辣。从未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毕加索跃然纸上,他不仅是一位艺术的革命家,他的天才之处也在这一时期闪现无疑。
  《启真·艺术家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中含有756幅图片,弥足珍贵。
展开
精彩书评
  ★(理查德森的《毕加索传》)不仅闪耀,且是有教益的。
  ——Richard Howard,纽约时报书评
  
  ★理查德森的《毕加索传》如此引人入胜,如此振奋人心,如此详实和公允,这使得它至少会在很多年后都能成为传记的标杆……理查德森将自己对个人作品的讨论几乎无缝地融入对毕加索生平的叙述,并设法完成传记的戏法:同等地对待传主生平及其作品。
  ——Jack Flam,纽约书评
  
  ★艺术家的生平。理查德森先生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一位具有强大敏感性和渗透性的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耀眼的作家。甚至当他耐心地纠正我们对这个时代具争议的艺术家的理解时,他还是使我们感到欢乐。
  ——Roger Kimball,华尔街日报
展开
精彩书摘
  《启真·艺术家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
  为了证明我自己对《亚维农少女》理解的合理性,我需要回到这幅画。在19世纪50年代,我与英国美术史家和收藏家道格拉斯·库珀一起住在普罗旺斯的一座房子里。这座房子拥有世界上关于立体主义艺术的最全面的私人藏品。毕加索是那里的常客。由于他对于自己的作品从来都很慷慨,所以他几乎都没有空手来。1959年2月20日,库珀48岁生日,毕加索给了他一张重要的素描,两面都画有《亚维农少女》构图。我那时虽然在美国,但随后就听到了毕加索对它的评论;重点与其说是在纸的正面倒不如说是在纸的背面:这是一张引人注目的费尔南多.奥利维耶的速写。毕加索那时的评论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当我后来关注《亚维农少女》的时候,我意识到他早已在不经意间提供了这幅画的钥匙。
  素描的正面似乎和背面没有什么关系。背面画的是费尔南多的背面;她的躯干扭过来让人看到她的右胸;她的脑袋也转过来使人看到她的右侧面。她将自己束缚在一套紧身的女士套装里,看起来就像一个沙漏,臀部上方有两颗纽扣。她的右手握着什么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另外一件相关的手稿证明她手握的是一把洋伞。这幅画和《亚维农少女》有联系吗?毕加索给我们的回答和他给库珀的回答是一样的。当《亚维农少女》被搁置之后,毕加索开始想着画一张大的布洛涅森林构图:费尔南多在森林中散步,背景是一匹马和一辆马车。费尔南多显然是为独立沙龙展的开幕而买下了那套女式套装。毕加索很快就抛弃了这个替代方案,重新回到《亚维农少女》的艰难创作中。
  明确这些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施坦伯格那篇关于《亚维农少女》的著名阐释中,他质疑过这些细节,事实上,他指责库珀“明显不准确”。这对库珀来说是不公正的,库珀只是忠实地记录了毕加索的原话,而这种做法恰恰为理解《亚维农少女》背后的观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通过表明在《亚维农少女》的第一阶段的最后(也就是7月份);他构思过一幅有关布洛涅森林场景的绘画,毕加索为这幅画提供了新的解释,附加在其他解释之上,例如施坦伯格对性创伤的有力论证和鲁宾理解的爱神与死神以及对性病的恐惧。毕加索的作品变化多端又充满悖论,以至于难以被限制于单一的解读。
  或许想来令人诧异,不过在毕加索的“妓院”和布洛涅森林里的“四轮马车”之间却有着主题上的联系:康斯坦丁.居伊(Constanu.Guys)。居伊擅长这两种题材——波德莱尔在他最有预见性的艺术批评中就称赞了这一事实,他那篇关于居伊的文章标题是《现代生活的画家》(1863)。在这篇文章中,诗人向艺术家提出了两个典型的“现代”主题:妓院和森林中行进的马车队伍。毕加索有意描绘这两个题材这一事实与其说他认为自己是像居伊那样的画家,不如说是像波德莱尔所说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他当然并不是第一个,马奈(Manet)也担当了这个角色,但是在这个世纪,毕加索比任何画家都更加适合这个角色。
  我们不知道毕加索当时是否看过波德莱尔的文章,尽管他后来给了它最高的评价。但我们却知道他对于古斯塔夫.吉弗鲁瓦(GustaveGeffroy)那本评论居伊的书非常熟悉。这《启真·艺术家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在三年前出版,并且包含了摘自波德莱尔的长篇引文,以及爱德蒙.德.龚古尔(Edmond dc Goncourt)《女孩埃莉萨》(La Fille Elisa)中关于下层妓院令人吃惊的现实描述。吉弗鲁瓦的插图已经启发毕加索画了一张带礼帽骑马的男人素描,打趣地签名为“Constantin Guis”(原文如此)。不仅居伊的画触发了毕加索布洛涅森林素描,而且吉弗鲁瓦书中的妓院场景——其中有些甚至还包括水手——也一再反映在《亚维农少女》的分组和姿势上。比如,居伊常常使用的淫荡慵懒的妓女形象启发了毕加索《亚维农少女》左边第二个形象:半躺半坐,双腿微开。然而,居伊对《亚维农少女》的影响却不如波德莱尔的文章大。“现代生活的画家”讨论的问题跟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相同,尤其是波德莱尔所吹捧的“纯艺术……尤其适合于邪恶的美,可怕的美”,或者说他将妓女看作艺术家理想题材的想法。
  ……
展开
目录
引言:毕加索帮 1
01 “现代生活的画家” 11
02 雷蒙德 35
03 塞尚和毕加索 57
04 画家聚集地 73
05 三个女人 99
06 布瓦街 117
07 立体主义的到来 127
08 重游霍尔塔 155
09 告别波希米亚 175
10 卡达凯斯,1910 年 193
11 立体主义的订件与肖像 211
12 在塞雷的夏天,1911 年 233
13 小雕像事件 253
14 其他立体主义者:披着孔雀羽毛的乌鸦 265
15 我的小美人,1911—1912 年 283
16 索尔格,1912 年 301
17 蒙帕纳斯的生活 329
18 塞雷与巴塞罗那 345
19 扶手椅中的女人 363
20 藏家、画商与德国画商团 383
21 亚维农,1914 年 417
22 战争爆发 437
23 战时巴黎 455
24 毕加索和科克托 483
25 艾琳?拉古特 503
26 毕加索的“不为人知的杰作” 519
27 《游行》 533

注释 553
索引 587
作品索引 60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