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63740
  • 作      者:
    戴万亮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戴万亮,1981年2月生。201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产业规划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
内容介绍

  《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构建了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产品创新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模型,分别考察了内部社会资本三维度与产品创新价值链的关系,研究并验证了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一方面,结构维度对产品创新价值链没有直接影响;认知维度对创意产生和创意扩散没有积极影响,但积极影响创意转化;关系维度仅积*影响创意产生,但对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没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知识螺旋在结构维度与创新价值链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在认知维度与创意产生及创意扩散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并在认知维度与创意转化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在关系维度与创意产生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而在关系维度与创意转化关系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在关系维度与创意扩散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一  外部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二  内部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三  社会资本与创新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知识图谱
第二节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关系研究现状
第三节  知识与创新关系研究综述
第四节  对已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资源基础理论
二  社会资本理论
三  知识管理理论
四  创新理论
五  “场”的思想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
一  理论拓展
二  理论模型构建
第四章  研究框架
第一节  内部社会资本三维度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一  结构维度与认知维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二  结构维度与关系维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三  认知维度与关系维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第二节  内部社会资本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一  结构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二  认知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三  关系维度与产品创新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第三节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螺旋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一  结构维度与知识螺旋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二  认知维度与知识螺旋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三  关系维度与知识螺旋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第四节  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一  知识螺旋与创意产生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二  知识螺旋与创意转化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三  知识螺旋与创意扩散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第五节  产品创新价值链三维度的关系框架及研究假设
第六节  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
第七节  待检验研究假设汇总
第五章  研究量表设计与小样本检验
第一节  实证研究流程
第二节  测量条款的产生
一  内部社会资本的初始测量条款
二  知识螺旋的初始测量条款
三  产品创新的初始测量条款
四  控制变量的初始测量条款
第三节  小样本检验
一  小样本数据描述
二  初始测量量表的信度分析
三  初始测量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六章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第一节  数据收集
第二节  数据描述
一  调查样本企业层面描述性统计
二  调查样本个人层面描述性统计
三  测量条款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模型适配度指标
第四节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  同质性信度分析
二  内容效度分析
三  聚合效度分析
四  判别效度分析
第五节  整体结构方程模型及假设检验
一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二  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的路径关系检验
第六节  结果讨论
一  假设检验汇总
二  内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关系
三  内部社会资本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四  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螺旋的关系
五  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六  产品创新价值链三个维度的关系
七  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一  理论贡献
二  实践启示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一  本研究的局限性
二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