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命名的多维视角研究》:
不过,要指出的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名到“邓小平理论”的命名,该指导思想一直在发展,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
邓小平从1978年底开始,即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形象出现,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都是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从国内的1989年政治风波到国际上的苏东剧变,中国的指导思想经受着严峻考验,能不能把邓小平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同他离任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党内外和国内外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这时,在指导思想的名称中加入邓小平的名字,无疑具有直接效果,消除了人们的疑虑,坚定了人们的信心。尤其邓小平这样已经到了迟暮之年的领袖人物,随时可能离开人世,而此时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一点,邓小平十分担心,他认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比较国内外的风云突变,我们发现,邓小平的这种担忧是富有远见卓识的。因此,把邓小平的名字列入指导思想命名,也是执政党的一项庄严政治承诺。
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名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间是正相关关系。邓小平虽然从未担任过名义上党的最高领袖,但却是公认的领导核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