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政策研究》共分为8章,按照“文献研究→现状分析→成因阐释→政策研究→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
首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政策研究》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政策研究》以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核心,通过构建空间分布地图,直观描述了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结构;基于“人文贫困”概念,通过构建贫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动态进行了综合评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政策研究》研究表明,从空间分布看,目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省藏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以及西藏地区7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与生态脆弱地区高度耦合、与民族自治地区高度耦合、与省界或边境地带高度耦合的格局,扶贫开发难度巨大。从贫困县的空间分布结构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很深,有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贫困县都属于中度贫困县或重度贫困县,其中,贫困重灾区和贫困重度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边界地带。从贫困动态看,新世纪以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缓解,贫困综合指数不断下降。但是,从现状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呈现出连片贫困面广、个体贫困程度深、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旧严峻。具体看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诸如粮食等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却存在发展瓶颈,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也滞后于其经济发展速度,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