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960-191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56040
  • 作      者:
    陈超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影响问题已成为上至世界各国政府,下至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生产部门,是受气候制约的领域。历代丰富的史料已充分证明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通过对影响过程及结果的还原,能够再现一个更为真实的状况。为此,《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960-1911)》作者选取从宋代至清代近千年时间跨度内,太湖地区这个中国古代重要且典型的粮食产区为研究对象,广泛采用气候学、农学、环境学、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使用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思路。首先梳理了包括气候状况在内的太湖地区自然条件以及粮食生产发展概貌,进而系统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气候变化对于当地水环境和农田水利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一些突出问题的拓展研究,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了历史气候变化对于当地稻麦两熟、双季稻生产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机理及程度。《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960-1911)》研究有助于推动气候史和农业史研究发展,并为当前气候变暖背景下,太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提供历史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960-1911)》: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巡抚陈桂生督浚吴淞江,自黄渡至万安渡,长一万一千余丈,估挑口宽九丈许至十二丈许,深一丈至一丈五尺不等,并将太湖来源庞山湖、大小斜港淤浅之处,估加挖捞。”“道光三年(1823年)夏,太仓州大水淹田,知州张作楠以刘河淤塞,抽沟泄水,起横沥口冬东至军工厂止,面宽三丈,底宽一丈五尺,深七尺,长五千一百八十余丈。又自军工厂至东墅沟止,面宽四丈,底宽二丈,长七百丈。又展挑闸口北岸五十余丈”;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月浚刘家港,起吴家坟港口,至白家厂基东止,工长七千三百余丈,面宽八丈至十丈不等,平水浚深九尺。又自盐铁东杨家浜起,至吴家坟港止,工长七百九十余丈,面宽八丈至九丈不等,平水浚深七尺,又议取开挑,省工二千三百余丈,四月底完工。又建滚水涵洞石坝一道,御浑泄清,至八月完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昭文知县章惠戽白茆淤泥,以消积水,会巡抚奏请疏浚福山河、白茆河。白茆于明年正月兴工,自支塘起至海口止,工长五千五百余丈。又浚徐六泾自塘桥起,至范孝思基止,工长四千九百余丈。又浚许浦,自许浦桥起至南桥止,工长一千七百余丈。又浚高浦自西坛起至马桥止,工长一千九百余丈,旁浚支河六十八道,移建白茆老新闸,于近内之柏家桥,名苏常新闸,其徐六泾、许浦、高浦各于海口筑坝,蓄清拒浑,以时启闭,至五月竣工。”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本书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书写作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太湖地区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第一节 范围界定及自然地理条件
一、范围界定
二、地形特征
三、土壤类型
四、水资源
第二节 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一、气候冷暖变化
二、气候干湿变化导言
一、本书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书写作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太湖地区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第一节 范围界定及自然地理条件
一、范围界定
二、地形特征
三、土壤类型
四、水资源
第二节 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一、气候冷暖变化
二、气候干湿变化
第三节 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一、宋代以前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二、宋元时期全国粮仓地位的确立
三、明清时期粮食生产继续发展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农田水利的影响
第一节 宋代气候变化对农田水利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导致蓄水灌溉工程的兴衰
二、严重水患造成防洪排水活动活跃
三、全球气候变暖是水患严重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元明清三代气候变化对农田水利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冷导致海平面下降
二、海平面下降造成水文环境重大变化
三、水文环境变化促使农田水利继续发展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稻麦两熟的影响
第一节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发展状况
一、宋元时期稻麦两熟的初步发展
二、明清时期稻麦两熟基本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稻麦两熟存在严重季节矛盾
一、严重季节矛盾的表现
三、与严重季节矛盾相关的问题
第三节 气候变化是影响稻麦两熟的重要因素
一、导致严重季节矛盾的可能性因素分析
二、气候寒冷造成稻麦两熟严重季节矛盾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双季稻的影响
第一节 太湖地区双季稻发展状况
一、宋元时期双季稻的继承与发展
二、明清时期双季稻的发展
第二节 双季稻的显著衰退
一、显著衰退的基本情况
二、与显著衰退相关的问题
三、导致显著衰退的可能性因素分析
第三节 气候变化是影响双季稻的重要因素
一、气候寒冷造成双季稻显著衰退
二、气候变化与双季稻的发展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稻作亩产量的影响
第一节 太湖地区历代稻作亩产量变化情况
一、宋元时期稻作亩产量在波动中提升
二、明清时期稻作亩产量在波动中下滑
第二节 稻作亩产量显著下降
一、各地稻作亩产量显著下降情况
二、导致亩产量显著下降的可能性因素分析
第三节 气候变化是影响稻作亩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冷湿气候造成亩产量显著下降
二、气候变化与稻作亩产量波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