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治国理政箴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提升领导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48144
  • 作      者:
    刘配书,陈昌才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治国理政箴言》同类作品《之江新语》、《平易近人》我公司同类作品有《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国学教你做人做官》。
  2、习总书记非常重视国学,在重要讲话中都引经据典。本书对中国古代的名句箴言做了全面的汇总。每个机关公务人员自觉学习国学,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
  3、书中箴言为古代名臣为官智慧的结晶,可以作为机关工作人员的枕边书、案头书,翻此书可自省、可悟道。德化育人,成好官,好官从来不会成为“苍蝇”“老虎”。
  4、为了精益求精,本书编写过程,断断续续历时两年,在保证内容广博而精深的同时,将学习价值实用价值放在第一位,二者兼备,方可入选。不必通读国学经典,即可全面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配书,1963—196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从事编辑工作数十年,著有《贞观政要全译》《汉语新词新义》《成语纠错手册》《行政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图书20余部。

  陈昌才,大学教授、作家,曾任系主任、学报主编、执行校长、执行总编等。发表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以及诗歌、散文、小说等3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当代应用文指南》《闹市观潮》《残梦碎韵》(古诗词)《国学?博学与活学》《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思维》等。
  刘配书与陈昌才都有很深的国学修养,尤其是在古代官德研究、官箴整理方面都颇有心得。此次两人顺应时势,通力携手,去粗取精、古为今用,著成此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当下是变革的社会,从种种现实问题的矛盾凸显,到各项治国理政措施的发力,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加强自身修养,精通治国理政与安邦之道,从历代治国理政思想精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一个人的领导力首先体现他的思想力上,往何处走,怎么走,具体到一件事该如何处理,都需要准确判断、抓住核心,避免走弯路犯错误。古人留给我们的治国理政智慧浩如烟海,谋人、谋事、任贤、善治、修身、平天下不一而足,通读经典很难,且收效甚微,因此如果能把那些既紧贴当下现实政策,又能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历代治国理政智慧结集便尤其重要,通过一本书,让各级领导干部都可以从中受益。
  《治国理政箴言》编写历时三年,就是为了精益求精,首先在保证内容广博而精深的同时,将学习价值实用价值放在第一位,二者兼备,方可入选。本书内容分8个大类,以名句、注释、今译、典故、感悟、联想六个部分提纲挈领,以微言点透乾坤,举一反三,智慧与实用并重。

展开
精彩书评
  ★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

展开
精彩书摘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左传隐公六年》
  五父:人名。善邻:同邻国友好相处。宝: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
  五父进谏说:“亲近仁义,与邻国友好相处,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东西。您应该答应郑伯和好的请求。”
  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辟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陆上丝绸之路东起西汉都城长安(西汉延伸到洛阳),西至欧洲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海上丝绸之路东起徐闻、泉州等港口,西至欧亚各国。眼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丝绸之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和平共处,友好交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把“亲仁善邻”之花培植浇灌得更加绚丽多彩。
  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
  不以晋为图。——《晋书苻坚载记》
  宝贵亲仁与善邻。——[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少孺》
  远裔种族匪殊,亲仁善邻,宜捐小忿。
  ——[近代]章炳麟《与汪康年书》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史李纲传》
  疆土:疆域;领土。
  祖宗留下来的疆土,应当死死守住,一尺一寸也不可以给别人。
  寸金桥
  1898年3月,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4月22日派兵攻占广州湾,一路烧杀掳掠。在吴帮泽等率领下,当地人民高举抗法义旗,以长矛、大刀、棍棒为武器,痛击装备精良的侵略者。在湛江人民痛击下,法军的嚣张气焰受到严重打击,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吴帮泽等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这场斗争,当地群众将赤坎桥改名“寸金桥”。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舍生忘死,寸土不让的。
  宁弃千军,不弃寸土。——《金史始祖以下诸子》
  寸天尺地虽局蹐,尽容稊米一微身。——[清]黄遵宪《海行杂感》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叙伦《塞上曲》
  胡尘未尽不为家。——[唐]韩翃《送刘将军》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年少行四首》
  四海一统,万里同风。
  ——《晋书》
  风:风尚;教化。
  国家统一,风俗一致。
  千古一帝秦始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居功至伟。结束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统一度量衡及货币,有利商业发展。统一驿道,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实行郡县制,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他还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明代著名学者李贽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里评价他:“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统则强,分必乱”,乃是历史的规律。在涉及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我们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会有任何妥协和动摇。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晋书苻坚载记上》
  芟夷宇宙,混一车书。——《北史隋本纪下》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史朱异传》
  盖王者之兴,天下必归于一统。其可来者来之,不可者伐之;僭伪假窃,期于扫荡一平而后已。——《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
  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清]圣祖玄烨
  王者大一统之义。——[清]袁枚
  视天下如一家。——[宋]苏轼《杭州谢上表二首》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昭明:显明;显著。使显明。
  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大同书
  康有为所著,阐述了“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康有为《大同书》以“至公”为要旨,分为10部:甲部,入世界观众苦;乙部,去国界合大地;丙部,去级界平民族;丁部,去种界同人类;戊部,去形界保独立;己部,去家界为天民;庚部,去产界公生业;辛部,去乱界治太平;壬部,去类界爱众生;癸部,去苦界至极乐。
  世界之大,可包容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现在,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则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当一些国家领先其他国家时,应发挥互助精神,积极帮助和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只有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
  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
  于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孝孙,俾侯于鲁。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有司之法行乎一时,君子之讥著之简册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惧也。——[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
  ……
展开
目录
一、忠国篇
爱国如家
保家卫国
不求富贵
不忘武备
得道多助
定国之术
辅车相依
各美其美
国不相攻
捍蔽边疆
好战必亡
和而不同
华夷一家
江山如画
交得民安
交邻以信
尽忠报国
居安思危
邻国相亲
令疆域静
匹夫有责
强不犯弱
亲仁善邻
死守疆土
四海一统
勿惧挑事
协和万邦
以身许国
忧国忧民
止戈为武
二、爱民篇
爱民如子
安居乐业
安民则惠
必先富民
察民之心
大事在农
得民之心
广求民瘼
厚于乐民
家给人足
利民为本
民为邦本
民怨国危
平易近民
强本节用
勤恤其民
勤政亲民
轻徭薄赋
劝课耕织
省用足财
视民如伤
遂民之欲
无夺农时
先民后己
兴利除害
询于刍荛
与民休息
裕民以政
政在养民
足食为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