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廉政及其公共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9825
  • 作      者:
    周五香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周五香,江西南昌人,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监督与廉政建设、公共伦理以及公共组织形象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伦理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基于公共性的廉政伦理探究”、“论行政美德及其实现路径”等学术论文。承担和参与了“公共性理论视域下的廉政伦理研究”等多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政治意义上的公共性包括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和公共权力三个问题。廉政因为公共性的特征而获得公众认同,而公共理性则作为公共利益实现的中介,对公共权力和公职人员都形成制约,以确保他们的活动和决策都指向公共利益。基于公共利益与公共理性、约束公共权力而达成的廉政,只是公共性的基本实现;而公共性在高层次上的实现,则是基于政府廉洁、高效及其服务社会职能的充分完成而获得的公共利益大化与优化,这就是由廉政向善政的转变。
  廉政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善治,从而让公共性在治理中得到充分实现。
展开
精彩书摘
  《廉政及其公共性》:
  执政党居于治国理政要位,廉政无疑对其具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要求。就中国来说,廉洁政府很大程度上就是廉洁政党,廉政建设同时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廉政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腐败行动是从1926年8月开始的。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布《坚决清理贪污腐化分子》通告,通告明确提出,必须清理通过种种方式混入我党内部的投机分子和腐化分子。此后中共中央继续开展清理贪污腐化分子工作,1927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组成人员。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决策层就一直重视党内的反腐倡廉工作,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最高领导人,都对党内腐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并且时常要求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勤政爱民。然而,根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提供的有关数据却触目惊心。仅从1990年到2004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30万多件,220多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涉及县(处)级干部近7万人,厅(局)级干部近6000人,省(部)级干部超过200人。数字的巨大,一方面表明了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和惩治腐败犯罪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反腐倡廉斗争形势的严峻性。 
  1945年7月,国民参政员黄炎培访问延安时曾与毛泽东有一段关于“中共能否跳出由盛而衰而亡的历史周期律”的著名对话。毛泽东当时的回答令中国共产党人振奋:“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视角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视角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问题和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廉政及其政治伦理传统
第一节 廉政在政治中的作用
一、廉政和治国理政
二、廉政与政治清明
三、廉政和执政党建设
第二节 廉政的西方思想传统
一、混合政体的廉政思想
二、共和制的廉政思想
三、权力制衡的廉政思想
第三节 廉政的中国思想传统
一、官德修养的廉政思想
二、勤政为民的廉政思想
三、选贤与能的廉政思想
四、吏治治理的廉政思想
第四节 中外廉政思想的原初公共性
一、政府权力的公共性来源
二、公共权力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三、公共性事务的美德
四、公民参与的原初形式

第三章 廉政的公共性基础
第一节 公共性的内涵与诠释
一、公共性的古典内涵
二、公共性的当代诠释
第二节 公共性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对廉政的影响
一、雅典政治的公共性
二、康德的公共性理念与廉政
三、汉娜·阿伦特的公共性理念与廉政
四、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对廉政的影响
第三节 廉政发展中的公共性问题
一、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回归及价值取向
二、公共性理论和廉政理论发展的交汇
三、基于公共性理论的廉政伦理规范

第四章 廉政的伦理内涵
第一节 廉政的法理依据
一、从博丹到霍布斯的主权理论
二、洛克的主权理论
三、卢梭的主权理论
第二节 廉政的核心价值
一、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二、公共利益及其公共性
三、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
第三节 廉政的内在德性
一、廉政:个体德性与公共美德的统
二、个体的廉政美德与公共性
三、公共行政体系的廉政德性与公共性
四、公共性与廉政制度建设

第五章 腐败对公共性的颠覆
第一节 腐败对公共权力的滥用
一、滥用公权是腐败的最直接表现
二、缺乏监督是腐败的最重要成因
第二节 腐败对公共理性的损害
一、腐败破坏公共理性的价值基础
二、腐败侵蚀廉政主体的德行基础
第三节 腐败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一、腐败结出侵害公共利益的恶果
二、腐败导致公权异化和公共性流失

第六章 廉政向公共性的回归
第一节 廉政立法:公共理性的重塑
一、惩防结合提高廉政的理性自觉
二、完善立法提高廉政建设的实效
第二节 廉价政府:公共权力的约束
一、政府自我约束与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政府权力规制与公共行政高效化
第三节 廉洁官员:公共利益的代言
一、官员之廉洁
二、官德之修养

第七章 从廉政到善政
第一节 廉政与善政的区别
一、善政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理想廉政
二、善政是公民政治参与度更高的廉政
第二节 通往善政之途
一、公众监督
二、公民参与
第三节 善政的实现与公共性的张扬
一、善治与善政的实现
二、善政和公共性开显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