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66969
  • 作      者:
    田明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田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研究、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和中国战略研究会会员。截至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多部,主持研究项目20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和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共分三个部分。*一部分,从城镇化概念在中国出现、使用过程及概念分歧的考察入手,研究了城镇化的原因和意义,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改革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研究了成本分担机制。第二部分,从人口迁移机制及相关理论的分析入手,在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效应的基础上,提出高流动性是农业转移人口*显著的特征。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频繁空间流动和工作流动的机制,发现无法有效融入当地社会是流动性高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农业转移人口不停地流动下去还是融入城市社会,是市民化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第三部分,在详细分析社会融入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比较了不同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的差异,总结了地方化因素的作用机制。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和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可供社会科学、管理学及地理学的研究者和学生阅读,也可为社会政策及中国城镇化与市民化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和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五、有利于共享文化成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文化生活不仅陶冶个人修养,而且能够培育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前文所述,城市是文明的容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设施、文化团队、文化艺术展示必须达到一定的人口门槛才能有经济上的利益,才能生存下去。公共文化设施,只有建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这就是城市文化比乡村更加丰富多彩的原因。那些较为独特的和小众的文化生活更是离不开人口密集的城市的支撑。
  在城市,人们可以经常光顾自己喜爱的文化场所,可以与众多爱好相同的人切磋和交流,可以和众多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共享同一文化类型。但是,在规模较小和分散居住的乡村却十分困难。即使由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书这种便于运输和收藏的文化载体,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传播文明和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乡村也无法与城市相比拟,更遑论其他文化形式。正是由于城市在提供文化产品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一方面,城镇化把人口由乡村带入城市,更加便利地享有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另一方面,人口的进一步积聚为各种文化创新和文化展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城市是新文明的创新中心、新文化潮流的引领者。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几乎所有新的文化现象都首先从城市产生,即使来源于乡村,也是经过城市的转换和创新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城市集聚了诸如电影院、剧院、博物馆、展览馆及其他各类文化表演场所,乃至更为广泛的广场文化活动和市民文化娱乐活动。城镇化把人口集聚到城市,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享受现代文化成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六、有利于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有人把环境问题归咎于城镇化,这是有失公允的。在相同的产出和相同的建设规模下,有无城镇化,哪个对环境的破坏和压力更大呢?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巨大,并频频引发灾难,这是工业化以来才出现的现象。由于城镇化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环境破坏就被很简单地作为了城镇化的副产品。相反,城镇化不但不是环境的破坏者,还是环境的保护者。在人口规模膨胀、人类对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的条件下,城镇化是优化开发秩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城镇化,以目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力度,环境质量会更差。当然,城镇化不是自动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国土开发空间秩序的优化。城镇化也需要一套健康的机制加以引导,使之走向有序。因此,有序的城镇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伞。
  与分散的工业化和建设相比,进行集中建设,把人口由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出来,是对环境的最好保护。以作者的家乡为例,由于处于河北坝上高原,降水稀少,属于半干旱草原气候,历史上也以牧业为主。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的自然环境还十分优美、宜人,夏天漫山翠绿,野生动物成群出没。但是80年代以来在人口压力下,大量的不适宜耕作的山坡地和草地被开垦为耕地,由于缺水,指天吃饭,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改善生活,家家都养殖牲畜,过度放养导致草坡退化、沙化严重。到了90年代中后期,河流干涸,山川秃顶。每年有很长的时间风沙漫天,环境日益恶劣。90年代末期开始,大量的村民到外地打工,很多举家迁走,全村常住人口由300人左右降到目前只剩下40人左右。经过十几年,萁结果之一是生态环境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山绿了,水也多了,虽然还不如80年代初,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个例子说明,在同样的人口压力下,人口的相对集中,从更广大的区域来看,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这也是作者极力主张的,在西部和北方的一些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地区,这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只有减少人口才能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人口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城镇化来吸纳和转移。
  环境脆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通过城镇化把人口转移出来,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面上的破坏和压力,恢复适宜该地区的植被,将是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城镇化可以把污染由面上转移到点上,有利于推动污染的集中治理,降低治理成本。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曾经为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也造成了乡村地区大面积的污染,烟雾缭绕,污水横流。这种污染是面上的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把众多的企业和工厂集中起来可以集中进行污染防治,更好地发挥防污设施的能力,发挥污染治理的规模效益。集中起来也更容易监督,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的前因后果
第一节 什么是城镇化
一、城镇化概念在中国的出现
二、城镇化研究的发端
三、概念使用的分歧
四、概念使用与中国市镇设置和城乡划分标准
五、概念使用与城镇化道路的争议
六、官方城镇化战略提出过程及概念含义
七、作者的看法
第二节 城镇化的原因
一、人性对美好的追求是城镇化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集聚经济是城镇化的永续动力来源
三、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
四、就业结构转变是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
第三节 城镇化的意义及后果
一、促进劳动分工,推动产业创新
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调整利益格局,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四、提高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五、有利于共享文化成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六、有利于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 城镇化问题与改革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一、城镇化打破了城乡壁垒,促进了社会流动
二、促进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三、城市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问题
二、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问题
三、城镇化不均衡问题
四、资源浪费,土地开发无序问题
五、城市病问题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改革
一、行政区划调整与设市模式创新
二、户籍制度改革
三、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四、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模式

第三章 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的主要表现
一、户籍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差距不断扩大
二、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缺失
三、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存在不公平现象
四、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保障性住房
第二节 市民化滞后的历史追问
一、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二、投资的城市偏向政策
三、保障性住房与福利分房
四、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贡献者与被排斥者
第三节 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一、成本的构成
二、成本的核算
三、成本的分担

第四章 人口迁移机制与空间格局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机制与研究现状
一、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内容及评价
二、人口迁移理论及机制
第二节 中国人口迁移的总体态势
第三节 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一、人口迁移的宏观地带性格局
二、人口迁移的流场和集聚中心
三、城乡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分布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及评价

第五章 迁移过程中的横向迁移
第一节 迁移过程
第二节 横向迁移特征
一、流动频率和流动速度
二、流动轨迹
第三节 横向迁移的影响因素
一、理论分析
二、个人决定因素
三、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影响
四、空间流动与城市融入
五、有序提高农民工的居留稳定性

第六章 流动过程中的回乡与留城
第一节 回乡与留城的影响机制
一、生命周期因素
二、人力资本因素
三、婚姻状况、举家迁移与住房的影响
四、新迁移经济学:收入、职业与家庭禀赋
五、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六、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结构性因素
第二节 留守人口对外出人口的回流期望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变量选取与建立模型
三、回归结果与相关分析
四、从城乡两个方面改善留守人口的境遇

第七章 工作流动:影响与机制
第一节 工作流动的影响
一、工作流动与职业地位变化
二、工作流动频繁的负面影响
三、频繁更换工作的理论分析及评价
第二节 为什么要不停地更换工作
一、工作流动速度
二、流动速度比较
三、决策机制
第三节 工作流动能带来工资的提升吗
一、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因素
二、影响工作流动与收入关系的因素及理论
三、不同更换工作次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四、模型分析
五、工作流动对收入的影响特点
第四节 主动流动还是被动流动

第八章 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融入
第一节 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
一、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
二、农民工职业地位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一、社会融入的概念与理论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
三、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
第三节 空间隔离与空间融合
一、中国社会空间分异
二、流动人口的空间隔离

第九章 地方化因素与城市融入
第一节 数据
第二节 城市特色与流动人口构成
一、城市吸引范围与流动人口来源地
二、流动人口构成城市比较
第三节 社会融入的城市比较
一、多指标综合比较法
二、心理融入指标替代分析法
三、融入程度的城市比较
第四节 地方化因素对城市融入的影响
一、地方化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因变量指标构造
三、回归分析
四、地方因素影响的机制分析
五、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