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火 从辽宋到清代战争经典》: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惧宋军进攻,主动向宋行藩臣之礼,企图继续维持其统治,暗中却缮甲募兵,积极备战。开宝七年九月,宋以李煜拒命来朝为由,发大军十数万,战船数千只,分兵进攻南唐。赵匡胤命曹彬为舁州西南面行营都部署,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主力10万,由江陵(今属湖北)沿江向东进攻;命吴越王钱俶为舁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派丁德裕为先锋并监其军,率吴越军数万由杭州向北进攻;命王明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榷都部署,钳制湖口(今属江西)东西地区之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曹彬率军顺江东下,直趋池州(今安徽贵池)。南唐军开始以为宋军例行巡边,未加防范,继见宋军大至,乃弃城逃跑。宋军乘势千里长驱,连克峡口寨(今贵池西南)至当涂(今属安徽)沿江州县。闰十月二十三,宋军占领要隘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击败南唐军两万。宋军在采石跨江架设浮桥,保障后续部队南下,并分兵南攻溧水(今属江苏)、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李煜闻讯,以为江宽水急,造浮桥古无先例,只派郑彦华、杜真分率水陆军各1万逆流反击,被宋军各个击破。至次年二月,王明军克鄂州(今武昌)。曹彬军攻克溧水、宣州后,对南唐都城江宁(今南京),发起进攻。南唐军10万阵于城下,企图依托秦淮水背城一战。宋军船只未到,潘美为不失战机,率部强涉秦淮河,大军随进,斩俘南唐军1万多。余部退入城中。四月,吴越军占常州(今属江苏)。
战初,李煜本以为坚壁固垒,可以使宋军疲惫而退师,遂委兵权于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每日于后苑谈经讲易,不问政事。五月,偶出巡城,见宋军列栅城下,旌旗遍野,方知为左右所蔽,激怒之下,杀皇甫继勋,并遣使召神卫军都虞候朱令赟率上江(即湖口以西地区)军入援。朱令赟怕王明军乘其后,不敢轻进。九月,吴越军克润州(今江苏镇江),江宁陷入重围。李煜一方面遣使赴宋请求缓兵,一方面严令催促朱令赞来援。十月十九,朱令赟率军号15万,分乘巨筏自湖口顺江东下,直扑采石,企图解江宁围。宋太祖密令王明于独树口沙洲(今安徽安庆附近)多树长木伪为帆樯,朱令赟疑为伏兵,领军进皖口(今安庆西南),遭宋军伏击,大败,朱令赟被俘,余众退走湖口,被王明军消灭。江宁孤城无援,陷入绝境。李煜再遣使赴宋请求缓兵,宋太祖以“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词拒绝。宋军打援获胜,随即由三面攻江宁,十一月二十七破城,李煜率臣僚出降,南唐亡。
宋攻灭南唐之战,是一次较大规模的水陆配合作战行动。宋军在长江下游成功地架设浮桥,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个创举。
[三、宋攻灭北汉之战]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军攻灭割据山西中部北汉的作战。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曾多次攻北汉,均因受辽援军的遏制,未达到目的。赵光义(即宋太宗)继位后,制定了分割包围、先打辽援、后攻太原的方略,并组建了能发射孢石的飞山军用以攻城。经两年多的充分准备,于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再次出兵攻北汉。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主力先发,四面包围太原;命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孟玄喆为镇州驻泊兵马都钤辖,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珺;令解晖、齐廷琛、王馔、王贵、折御卿等将分兵包围隆州(今山西祁县东)、盂县(今属山西)、汾州(今山西汾阳)、沁州(今山西沁县)、岚州(今山西岚县北)等地,割裂北汉军的部署。十五日,宋军主力由镇州(今河北正定)经承天军寨(今山西娘子关)分兵西进。
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派其子刘让赴辽乞求援兵,企图倚仗辽援,坚壁不战,逼宋退兵。二月十八,辽令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敌烈、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等率兵南下援北汉,同时加强南京(今北京)方面的防守。三月十六,当辽军日夜兼程进至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时,郭进早已布阵待战。辽先锋军敌烈不等后军至,抢先渡涧,军未过半,郭进突然率军出击,斩敌烈等五将,歼万余人,余众仓皇退走。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展开进攻,至四月二十一,先后攻占岢岚军、隆州、盂县、宪州(今山西静乐)、石州(今山西离石)、岚州等地,北汉只剩下汾州、太原两三城。北汉主惊惧,再次遣使赴辽求援,被宋军截获;又遣师反击,被宋军击败,控鹤指挥使裴正战死。从此,北汉军困守太原,不敢出战,宋军在城外筑长围四面围攻。
四月二十三,宋太宗经镇州至太原城下,致书北汉主,令其投降,守军不受。次日,宋军轮番攻城,太宗身穿甲胄亲自督战,数十万将士交替发射矢石,勇猛攻城,均被北汉军击退。五月初一,宋军攻克城南护围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出降。初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继降,北汉主的亲信开始逃散。初四,宋太宗再次致书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刘继元慑于形势,于初六举城投降,北汉亡。至此,最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