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世纪之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4115598
  • 作      者:
    (美) 威廉·恩道尔, 娜仁托娅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历史的很多时期,人民在精心构建的阴谋面前是无力的,但是能够粉碎这些阴谋的力量,只有人民才具有。把真相告诉人民,就是我们撰写这部书的动机。
展开
作者简介
  威廉·恩道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长期旅居德国,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研究已逾30年。他著述甚丰,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代表作《石油战争》、《粮食危机》、《霸权背后》等已经在中国出版。
  
  娜仁托娅,女,蒙古族,主要从事和平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世纪之战》的作者威廉·恩道尔、娜仁托娅提出一种观点,认为近十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起的颜色革命实质上是改头换面的新殖民主义,是一场对二战后世界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成果的清算。《新世纪之战》围绕这一观点,作者从颜色革命的前世今生和颠覆的世界与背后的大佬们两方面展开论述,揭示西方国家如何通过颜色革命引发矛盾,制造混乱和民族纷争,以获取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
展开
精彩书评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不断浮现尤里乌斯·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中的那句名言:“人们啊,我爱你们,但是你们要警惕!”
  我向年轻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因为人生之路从认识这个世界开始,只要这个世界还有着战争和阴谋,还有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才能做到最后无怨无悔。
  ——李际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将)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世纪之战》:
  美国新概念:重返亚太
  美国的大规模“重返亚洲”行动可以追溯到2011年。这一年,西方对阿拉伯世界的长期运作开始收网,美国从后台直接走上前台。当年2月,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人物穆巴拉克下台,并立即受到谋杀罪的指控;3月,接受西方武装的叙利亚反对派开始武装行动;8月,卡扎菲在其家乡被西方特工杀害。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成功地瓦解了中东地区的稳定,阿拉伯世界的凝聚力荡然无存,留下的是一片焦土瓦砾和无解的动乱,再不能形成对美有效的抗衡力量了。
  据媒体披露,当年10月,在狱中的穆巴拉克听到卡扎菲惨死的消息恸哭到晕厥。此时此刻,他是否能真正体会到美国在经济、政治上的误导是他们走到今天的原因呢?穆巴拉克和卡扎菲都曾经是西方世界的宠儿,只是由于他们想保持那么一点儿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性,就成为西方必须剪除的牺牲品。
  然而,此时此刻的美国,已经转向亚太了。
  就在中东地区硝烟弥漫的2011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声称,“从印度次大陆到美国西海岸”是美国新的战略版图。她说,未来的政治将取决于亚洲,美国将主导亚洲;在南中国海“航行自由和公共海、空域开放”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随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访日时针对南海问题发言:“美国重视航行自由”;“该地区的稳定涉及美国利益”。美国防部长帕内塔10月底访问亚洲的印尼和日本,访问期间要求中国“尊重国际规则”,攻击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活动频繁”。
  美国已经在新加坡部署了濒海战斗舰,与澳大利亚搞了联合军事演习;美军舰艇频繁停靠越南和菲律宾港口,在日本建立反导系统,给台湾提供先进武器。
  为了加固对中国的包围,美国充分利用了其北约伙伴的作用。考虑到澳大利亚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奥巴马宣布在澳大利亚陆续增派2500名军事人员,建立军事基地并永久驻军。在澳建军事基地可以强化对中国的岛链包围。中国在地理上与印度洋脱节,但中国绝大多数的海运贸易,包括从中东地区进口能源,都要经过印度洋,面临美国第五舰队和第七舰队的夹击。
  除在澳驻军外,美国斥巨资升级关岛军事基地,使其成为集补给、指挥于一体的多功能军事基地。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将耗资126亿美元在关岛修建核动力航母停靠码头、导弹防御体系和实战演习基地等军事基础设施。这一项目是二战后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开支最多的军事基地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仅在2011年即在亚太地区与日本海上自卫队、韩国海空军以及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军队举行了20多次军演,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南海局势紧张之时,美国联合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文莱在马六甲海峡军演,美舰抵达越南,举行“美越南海联合军事训练”。当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沙盘模拟演习,这是美军第一次与柬埔寨军方联合演习。
  ……
展开
目录
上篇:颜色革命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 殖民主义的新战争
第二章 美国对华战略:看得见的战争和看不见的战争
第三章 露出殖民主义底裤的颜色革命

中篇:地缘战略与颜色革命
第一章 俄罗斯之一 毁灭与绝地求生
第二章 俄罗斯之二 绝密的计划:从地图上抹掉盟友
第三章 制造“民主”与悲情塞尔维亚
第四章 格鲁吉亚——诡异的玫瑰
第五章 乌克兰:花开花落一地鸡毛
附录之一:撒切尔夫人在美国石油学会上的讲话——“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
附录之二:一位苏联军官给中国友人的信
第六章 殖民主义之花——“藏红花革命”
第七章 香港“占中”——软性再殖民

下篇:颠覆的世界与背后的大佬们
第一章 “外包”的战争
第二章 疯狂的“颜色”列车
第三章 民主国家为何又“被民主”
第四章 地缘解析战——“大中东战略”
第五章 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
第六章 那些背后的角色
附录之一:《不间断的冲突》
附录之二:《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书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