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
(一)昆山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小县城起步,依次经历了自费开发、发展国家级开发区和建设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三个阶段,目前已初步具备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下面将昆山的发展归结为四个阶段。
1.1985~1991年的“富规划、穷开发”启动发展阶段,也是“自费开发”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昆山资金、技术匮乏且管理经验不足,加之大量知青和“三线”企业职工急于返城,为此,昆山发挥“东依上海”和“西托三线”的区位优势,通过引进上海的加工厂以及川贵陕赣等地的三线企业和业务骨干,快速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
2.1992~1999年的“加大土地批租力度、鼓励兴办独资企业”的全面发展阶段
该阶段也是昆山发展国家级开发区的阶段。该阶段昆山的基础仍然很薄弱,其将招商引资的重点由内资转向外资,并成功地以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初来大陆投资的台商的青睐,由此开启了“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过程。
3.2000~2009年的兴办出口加工区和引进大项目的提升发展阶段
昆山依托出口加工区建设,吸引高科技代工企业,逐渐建成全球IT产品重要的制造基地,并开始向以研发企业为主转变。在昆山代工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
4.2010年至今的由外向带动到创新驱动的阶段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昆山抓住由出口加工区试点转型为综合保税区的难得机遇,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空间拓展。目前昆山正在进行光电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同时发展东部新城区以及金融街等,以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