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562881
  • 作      者:
    谢朝群等著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全国研究网络交际不礼貌现象的专著较少,本书为极为重要的一次尝试。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展开
作者简介
  谢朝群,1973年11月生于福建东山,199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语用学、语言社会学、语言哲学、文化交际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主要通过探讨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尝试利用不同理论基础分析网络生活中的不礼貌与自我身份建构问题。《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考察的网络活动类型包括网络新闻评论、网络建议、微博互动以及QQ群聊等;研究语料全部来自网络。《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虽有语料库分析和解释,但大部分仍以定性研究为主。当然,也许以后我们会根据具体研究需要创建更多小型语料库来分析各种网络语用现象。
展开
精彩书摘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
  虚假不礼貌不仅仅是说话人一方的独角戏,对其到底礼貌与否的界定还必须考虑另一个因素:听话人。林大津(2006)指出交际的成功需要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视角考虑,并相应地提出了社交性成功和认知性成功。社交性成功指的是“表达者使接受者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即产生了表达者预期的言后行为”(林大津,2006:76),而认知性成功则是“接受者推断出表达者的语用意图”(林大津,2006:75)。由于虚假不礼貌的说话人表层字面意义与其深层的语用含义存在信息差,导致虚假不礼貌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又进一步给听话人解读虚假不礼貌的深层语用意图造成困难,进而引发交际的认知性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说话人的虚假不礼貌深层意图是偏向礼貌也会被听话人解读成偏向不礼貌。
  总而言之,虚假不礼貌到底是礼貌还是不礼貌这一问题是说话人的表层字面意义与深层语用意图之间的信息差与听话人交际认知性成功与否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虚假不礼貌不是简单的礼貌或不礼貌问题,而是正如Haugh&Bousfield(2012)所提出的,虚假不礼貌可以看作是一种无关不礼貌的语用现象。8.3CMC虚假不礼貌的研究方法
  8.3.1后现代路径之话语路径面临的挑战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随着(不)礼貌研究的发展,CMC(不)礼貌研究路径已经从传统的经典格莱斯式礼貌研究路径转向后现代(不)礼貌研究路径——话语路径(Watts,2003;Locher,2004,2006b;Locher&Watts,2005)和互动路径(Haugh,2007a)。(不)礼貌等级划分理论和关系工作理论(relationalwork)构成了话语路径的理论基础。Wattseta1.(1992:3;另见Watts,2003)将礼貌划分为两个等级——礼貌,和礼貌2——并将礼貌,定义为“社交文化群组成员理解和谈论礼貌行为的各种方式”,礼貌:定义为“一个社会行为和语言使用理论所使用的术语”。话语路径认为,不礼貌研究应该是不礼貌研究,就是说不礼貌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不礼貌研究学者之外的“门外汉”(即普通语言使用者或普通互动参与者)所理解和使用的不礼貌,而排斥不礼貌学者在不礼貌研究中的作用;而关系工作理论则是将礼貌划分为四个大类:“不礼貌”(负面标记,不合适/不得体)、“非礼貌”(非标记,合适/得体)、“礼貌”(正面标记,合适/得体)及“过度礼貌”(负面标记,不合适/不得体)。
  虽然话语路径为(不)礼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貌研究趋势,但是仔细考究之下,Haugh(2007a)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层面对话语路径提出质疑。在认识论层面上,Haugh对话语路径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质疑。首先,礼貌分级问题。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英语,而英语存在不同变体这一事实必然导致使用不同英语变体的“门外汉”对礼貌这一上级概念所涵盖的关键下级概念认识不尽相同,包括“体贴、友好和欢愉、尊重、得体和谦虚”(Haugh,2007a:300)。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识别话语路径到底如何定义礼貌这一概念;其次,关系工作体系问题。Haugh(2007a:300)指出,话语路径虽然将礼貌划分为四大类,但是并没有具体阐明什么是“正面标记或负面标记”。
  另外,这个关系工作到底是基于不礼貌,中普通语言使用者对说话人行为的一种判断标准还是不礼貌研究学者所使用的分析工具,话语路径似乎语焉不详。Haugh认为,根据跨文化交际经历,过度礼貌未必是负面标记,也就是说普通语言使用者并不一定会把过度礼貌视为不得体的行为。第三,交际模式问题。话语路径的交际模式关注普通语言使用者做出礼貌行为时背后的说话人意图,并且强调听话人对说话人意图的识别。Haugh认为这种交际模式究其本质等同于编码/解码的交际模式,而这种交际模式显然不能解释日常会话的互动特性。第四,面子概念问题。话语路径分析使用的面子概念源于Goffman(1967)的面子理念。但Goffman的面子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北美的互动实际提出来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 本书结构

第2章 从礼貌到不礼貌
2.1 礼貌经典模式
2.1.1 RobinLakoff的礼貌规则
2.1.2 Grice的合作原则
2.1.3 Leech的礼貌原则
2.1.4 Brown&Levinson的礼貌模式
2.1.5 礼貌研究评析
2.2 不礼貌研究
2.2.1 不礼貌研究综述
2.2.2 不礼貌定义
2.2.3 不礼貌话语研究模式
2.2.4 不礼貌研究领域
2.2.5 国内不礼貌研究
2.2.6 不礼貌和网络交际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博话语身份分析体系
3.1 网络交际语言
3.2 网络语言交际特点
3.2.1 随意性
3.2.2 平等性
3.2.3 虚拟性
3.3 网络互动交际
3.4 微博话语身份
3.4.1 微博
3.4.2 微博身份
3.4.3 微博话语身份分析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博互动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
4.1 不礼貌研究
4.2 身份与身份建构
4.3 微博互动中不礼貌起承转合及其语用理据
4.3.1 不礼貌(发展)前期
4.3.2 不礼貌(发展)中期
4.3.3 不礼貌(发展)后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规约化不礼貌程式:语料库分析
5.1 语料库
5.1.1 语料库的概念
5.1.2 语料库的类型
5.2 语料库语言学
5.2.1 语料库语言学学科地位
5.2.2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范式
5.2.3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5.3 WNCC语料库的建立与总体特征分析
5.3.1 WNCC语料库的建立
5.3.2 WNCC语料库的总体特征
5.4 规约化不礼貌程式分析
5.4.1 高频词式不礼貌程式
5.4.2 单音节词式不礼貌程式
5.4.3 作为强势语的词式不礼貌程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
6.1 身份、面子与不礼貌
6.1.1 身份视角下的不礼貌研究
6.1.2 网络交际中的不礼貌研究
6.2 理论基础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收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不礼貌与负面个体身份的建构
6.4.2 不礼貌与负面关系身份的建构
6.4.3 不礼貌与负面集体身份的建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网络建议与不礼貌
7.1 网络建议研究综述
7.2 语料背景
7.3 网络建议的特征
7.3.1 匿名性
7.3.2 共享性
7.3.3 记录性
7.3.4 扁平化
7.4 网络建议的语用策略
7.4.1 提高建议吸引力策略
7.4.2 维护面子策略
7.4.3 建立联系策略
7.5 网络建议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
7.5.1 语言选择、面子与身份
7.5.2 网络建议、身份与不礼貌
7.5.3 身份与不礼貌关联模式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网络群聊中的虚假不礼貌
8.1 CMC不礼貌研究
8.2 虚假不礼貌
8.2.1 何谓虚假不礼貌
8.2.2 虚假不礼貌到底是礼貌还是不礼貌?
8.3 CMC虚假不礼貌的研究方法
8.3.1 后现代路径之话语路径面临的挑战
8.3.2 后现代路径之互动路径的提出
8.4 Haugh&Bousfield的虚假不礼貌观
8.5 玩笑式调侃与玩笑式侮辱的研究框架
8.5.1 语料和研究背景
8.5.2 玩笑式调侃
8.5.3 玩笑式侮辱
8.5.4 CMC玩笑式调侃与玩笑式侮辱的回应框架
8.6 语料分析
8.6.1 玩笑式调侃典型回应模式
8.6.2 玩笑式侮辱典型回应模式
8.7 发现与讨论
8.7.1 发现
8.7.2 讨论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网络互动交际中的自我
9.1 理论基础
9.1.1 关联理论
9.1.2 拟剧理论和面子理论
9.2 自我概念的解读
9.2.1 西方的自我概念
9.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
9.3 虚拟自我身份建构的技术前提和心理动因
9.3.1 技术前提
9.3.2 虚拟自我身份建构的心理动因
9.4 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构成及其特征
9.5 虚拟自我身份塑造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9.5.1 虚拟自我身份塑造过程
9.5.2 虚拟自我的内在本质特征
9.6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相互关系
9.6.1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身份的独立与分离
9.6.2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交错与结合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