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装配系统协同供应模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155862
  • 作      者:
    关旭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关旭,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研究领域为运营与市场结合、竞争策略、博弈论、物流规划、装配系统,Omeg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等期刊匿名审稿人,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会员,国际生产运作管理协会(POMS) 会员,中国物流协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装配系统协同供应模型研究》以基于VMI模式运作的离散装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管理运筹学、优化建模方法和系统决策理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提高装配系统协同供货效率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优化策略,建立需求时间不确定环境下的多供应商对单制造商的准时供应模型,探讨基于制造商库存转移时限的协同供货模型,分析基于多重资金结算方式的协同供货模型,拓展装配系统不同运作模式之间的对比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装配系统协同供应模型研究》:
  第3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横向信息共享仅仅是实现多供应商协同供货的必要条件之一。由于每一个供应商仍然是独立供货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运营个体,即使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他们的供货时间也无法达到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核心制造商往往会要求供应商就近设点并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VMI),以降低由于供应商供货不同步所带来的库存风险。本章将通过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来验证实施VMI对于装配系统的实际运作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库存优化改进方案。具体来看,本章分别建立需求时间不确定环境下的单供应商对单制造商供货模型和多供应商对单制造商准时供货模型。研究结果证明采用VMI策略并不是制造商的最优选择,而且其负面效应会随着供应商供货不同步性的增大而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造商可以通过针对供应商设定不同(相同)的库存转移时限以分担供应商库存成本,从而有效提升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运作绩效。
  4.1问题产生背景
  鉴于装配式系统的基本运作模式:多个独立运作的供应商将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零部件汇集到单个核心制造企业进行装配,供应商供货出现延迟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其中任何一种零部件的供货延迟,都将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停顿,不仅影响到装配系统对于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而且会大大增加其他配套零部件的持有成本。因此,针对供应商供货不同步的风险,核心制造商往往会要求其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围绕它就近设点并实施VMI库存管理(就近供货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
  (1)供应商能够根据制造商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自行决定每一次的补货时间和补货批量,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零部件供货时间。
  (2)制造商能够完全消除由于供应商供货不同步所产生的库存持有成本:当生产所需的零部件配齐或者市场需求到来之前,零部件都将储存在供应商的配送仓库。
  ……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主要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2 不确定环境下装配系统优化研究综述
2.3 供应链协同运作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供应商横向信息分享的协同供应模型研究
3.1 问题产生背景
3.2 模型建立与描述
3.3 信息封闭模式
3.4 信息共享模式
3.5 协同运作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制造商库存转移时限的协同供应模型研究
4.1 问题产生背景
4.2 模型建立与描述
4.3 单供应商系统
4.4 多供应商系统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重资金结算方式的协同供应模型研究
5.1 问题产生背景
5.2 模型建立与描述
5.3 最优决策分析
5.4 结算模式对比
5.5 协同运作机制
5.6 多供应商系统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推/拉结合供货方式的协同供应模型研究
6.1 问题产生背景
6.2 模型建立与描述
6.3 最优决策分析
6.4 协同运作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装配系统运作模式的扩展研究
7.1 问题产生背景
7.2 模型建立与描述
7.3 仿真逻辑流程
7.4 仿真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书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