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绩工程的形成机理与治理对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6629
  • 作      者:
    王希坤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首先,界定政绩工程的内涵,并提出政绩工程的判别依据。
  其次,地方政府自主性和自利性是政绩工程形成的主体制度机制。
  再次,政府间的博弈与竞争是政绩工程形成的体制度性机制。
  最后,探讨治理政绩工程的对策。
  “政绩工程”是当代中国市场化和政府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奇特现象,一方面劳命伤财,深受老百姓的唾弃,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为此而特别强调: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另一方面,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与主要官员却对此情有独钟,不顾一切地追求,甚至变成了一种治理模式。深入挖掘“政绩工程”现象背后隐藏的内在学术机理,是一项亟待推进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本研究以政绩工程为研究对象,力图从体制层面深入挖掘政绩工程的形成机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希坤,男,安徽金寨人,1969年10月出生,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为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先后在安徽省金寨县中学任物理教师、浙江省湖州市委党校任哲学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部级、厅级课题10项,在《道德与文明》、《船山学刊》、《理论界》、《浙江日报》等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四篇被其他刊物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政绩工程”是当代中国市场化和政府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奇特现象,一方面劳命伤财,深受老百姓的唾弃;另一方面,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与主要官员却对此情有独钟,不顾一切地追求,甚至变成了一种治理模式。《政绩工程的形成机理与治理对策》以政绩工程为研究对象,力图从体制层面深入挖掘政绩工程的形成机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首先,界定政绩工程的内涵,并提出政绩工程的判别依据。其次,地方政府自主性和自利性是政绩工程形成的主体制度机制。再次,政府间的博弈与竞争是政绩工程形成的体制度性机制。最后,探讨治理政绩工程的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政绩工程的形成机理与治理对策》:
  第一节 政绩工程的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职能也相应发生转型,政府转型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确立与市场体系发育水平相适应的政府职能定位,并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和角色模式。为此,中央政府调整了计划经济时代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逐步下放了一些权力给予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以便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并由此推动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央的这些措施逐步确立了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地位。[1]
  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热情,“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增长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地方官员寻求一切可能的投资来源、推动地方发展的热情在世界范围内可能都是罕见的。”[2]然而,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就理性而言,公共性应该是政府行为的唯一属性,但在现实层面上,任何政府都无法完全消除政府自利性的一面。政府的自利性就是指政府在公共利益之外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而政府一旦追求自身利益就会形成不同于上级政府和地方公众期待的效用目标,转而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政绩工程现象就集中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自主性背景下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奇特的病态治理现象: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脱离地方发展实际,打着地方发展的旗号,利用公共资源大力发展“政绩工程”。根据官方研究机构发布的信息,全国五分之一的城市和建制镇存在政绩工程,近三分之一的城市提出的城市经营计划脱离实际,难怪我国的经济学家甚至政府官员也惊呼“中国政绩工程比比皆是”。[4]足见政绩工程的泛滥程度。除了泛滥程度令人咂舌之外,政绩工程的危害更是让人震惊:危害人民利益、降低政府投资效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损害政府形象……鉴于政绩工程的泛滥和危害,2002年,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政绩工程”一词,由此立刻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对该问题的广泛关注。
  “政绩工程”是当代中国市场化和政府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奇特现象,一方面劳命伤财,深受老百姓的唾弃,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为此而特别强调: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另一方面,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与主要官员却对此情有独钟,不顾一切地追求,甚至变成了一种治理模式。深入挖掘“政绩工程”现象背后隐藏的内在学术机理,是一项亟待推进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绩工程的问题提出
第二节 政绩工程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政绩工程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政绩工程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政绩工程的相关问题界定
第一节 政绩工程的内涵界定及判定法则
一、政绩的内涵
二、政绩工程的界定
三、政绩工程的判定法则
第二节 政绩工程的分类、表现及特征
一、政绩工程的分类及表现
二、政绩工程的特征
第三节 政绩工程的危害
一、政治危害
二、经济危害
小结

第三章 地方政府自主性与自利性:政绩工程的主体性动力机制
第一节 地方政府自主性:政绩工程形成的主体能力机制
一、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的现实扩张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扩张中的政绩工程导向
第二节 地方政府自自利性:政绩工程形成的主体动机
一、地方政府自利性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对其自利性的激活
三、地方政府自利性构成政绩工程的内在动机
小结

第四章 政府间的博弈与竞争:政绩工程形成的制度性动力机制
第一节 纵向政府间博弈:政绩工程形成的纵向制度性压力
一、纵向政府间关系:理论发展与现实变迁
二、压力型体制催生政绩发展型政府
三、政绩发展型政府的政绩工程诉求
第二节 横向政府间竞争:政绩工程形成的横向制度性压力
一、横向政府间竞争:理论及现实状况
二、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形成的政治锦标赛
……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