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35516
  • 作      者:
    李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丽,1964年5月出生,河北省元氏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北京市委妇女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天津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攻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方向博士研究生,2014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与实践、企业财务管理及税收筹划等。近年来,参与并主研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211”课题等,参编著作有《民族地区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创新研究》,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有《公司财务管理》《纳税会计》《公司税法》等,在《经济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改革》《社会科学论坛》《财会通讯》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的矛盾,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性,从基本公共服务的目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1.劳动能力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劳动作为劳动者的本质属性,只有与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产生其作用和价值,也就意味着劳动者应具备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能力,能够作用于劳动对象,并能使用劳动工具,驾驭劳动对象,既实现自我价值,也不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因而,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素质、技能,以实现使用工具并利用和改造自然。
  2.意识能力
  意识决定其行为,人的主体意识的发挥影响和决定着客观世界的发展,人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有充分认识自身地位和价值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也就是要做外物的主人,同时也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意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工、合作以及交换等主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分工及合作意识、交换意识决定着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进步程度。
  3.需要能力
  需要层次决定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及其对社会的认识。一般来说,较低需要在得到满足前,较高需要就难以显现。但是,较低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未必一定能产生。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潜在需要结构,而潜在需要结构既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同时又决定着一个人的能力。布莱克在其所著的《现代化的动力》中指出,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实现着自我的进步,内在于社会发展需要之中。
  4.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前言1

导论1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8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17

四、研究方法18

第一章对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再认识21

第一节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认识22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22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24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本质:满足人发展的基本需要26

第二节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28

一、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文献述评28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最低限度的均等30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自主可行能力均等35

第三节 以自主可行能力看待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8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先发展“物”还是“人”,或扩展人们

自主可行能力38

二、财富、商品与自主可行能力41

三、长寿、生存能力与自主可行能力42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3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或准则46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目录00

第二章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理论框架49

第一节人的发展与自主可行能力49

一、人的发展理论49

二、自主可行能力的基本内涵54

三、自主可行能力的构成57

第二节人发展的基本需要63

一、人发展的基本需要的阶段性63

二、人发展的基本需要的客观性65

三、人发展的基本需要的构成68

四、满足人发展基本需要的中间需要74

第三节基本公共需要与基本公共服务81

一、基本公共需要的理论依据81

二、基本公共需要的构成89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构成94

第三章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97

第一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98

一、少数民族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98

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100

三、少数民族地区人均财政收入与支出“倒挂”102

第二节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105

一、基本公共服务形式均等分析框架105

二、基本公共服务实质均等分析框架109

第三节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111

一、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形式均等实证分析111

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质均等实证分析119

三、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形式均等与实质均等的比较分析125

第四章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形式均等与

实质均等差异的原因分析129

第一节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30

一、贫困群体生存需要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130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贫困131

三、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自身就业能力不足133

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从业机会和条件缺失135

五、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创业条件和机会缺失137

第二节满足健康需要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139

一、健康需要与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139

二、城乡间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不均衡140

三、缺乏医疗卫生及健康知识的培训143

四、基本医疗缺失145

第三节满足自主可行能力需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148

一、自主可行能力需要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148

二、教育结构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相称149

三、扩展交往能力的教育存在缺失151

四、缺乏对劳动者劳动专业技能的培训155

第五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质均等的

基本思路157

第一节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内在规定157

一、少数民族地区人发展基本需要的差异性157

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159

第二节少数民族地区基于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162

一、对贫困及基本公共服务的认识162

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能力贫困能力贫困164

三、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166

四、社会救助与自主可行能力建设相结合168

五、强调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主体性169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建设170

一、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均等化的认识170

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内在要求173

三、强化健康教育,扩展人们自主健康可行能力174

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医疗制度176

第四节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建设178

一、对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教育均等化的认识178

二、教育均等化教育均等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179

三、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的内在要求185

四、重新认识和定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结构187

五、注重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劳动技能的培养190

六、 注重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交往能力的培养191

七、注重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自主自觉意识能力的培养192

第六章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

政策建议 195

第一节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95

一、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196

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200

第二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税体系构建202

一、地方税及其本质202

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税体系的现状205

三、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税体系的构建205

附录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

问题——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209

一、治多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209

二、治多县仍处于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210

三、治多县农牧民贫困的根本原因分析210

四、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思考214

参考文献215

一、治多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209

二、治多县仍处于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210

三、治多县农牧民贫困的根本原因分析210

四、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思考214

参考文献215

索引22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