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学术前沿书系:产业链信任治理·基于技术董事协同能力的视角》:
战略应寻求内外环境的要素,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客户、技术和竞争;内部环境是公司形成的资源和组织。公司的实体资源整合利用会产生互补效应,无形资源通过组织整合产生协同效应。罗伯特·巴泽尔和布拉德利·盖尔认为,“相对于对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资源和业务行为的共享以及研究开发的扩散效益都是创造协同效应的方式。”他们将资源和业务共享、营销和研发的扩散效应、企业形象的共享作为协同效应的判断标准,这些判断标准是对伊丹广之观点的进一步细化和组合。Rosabeth Moss Kanter站在企业无形资产的角度,研究协同问题,将领导决心、激励机制和沟通作为实现协同效应的三个条件。Christopher Bartlett和Sumantra Ghosal则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从业务行为、技能、信息和知识等方面的共享来研究跨国公司协同效应(安德鲁·坎贝尔等,2003)。基于协同本身的功能性原因,协同效应研究虽然发端于单个企业战略层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之间分工、协作、战略联盟等问题导致交易费用日趋显现,社会化大生产中协同产生的竞争优势,为协同效应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考证着协同效应理论的研究导向。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特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技术创新领域,通过个体之间的资源互补、知识共享实现协同效应。Gupta(1987)针对研发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对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强调二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质量与部门的职能、企业文化、协作双方的相互信任、激励机制等问题密切相关。Freeman(1999)站在技术创新人才相互作用、合作、知识互补角度,研究创新者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机制问题。Son9和Pany(1993)进一步研究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协同关系,认为部门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部门间的人员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只有建立了信任的基础,才能形成部门间人与人的协同配合。为了克服个体间的冲突,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形成竞争优势,Dodgson和Rothwell(1994)提出创新主体和生产主体间的人员应该相互交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