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来经营农业: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给了农 业以全新的定义:“农业,是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伴随和支撑着整个人类进化史,并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出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 产业。”在此基础上,围绕“未来谁来经营农业?”这一决定我国现代化发展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以我国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演变、趋势与效率考察为基 础,基于农业发展的历史视角与国际视野,充分考虑到国情特点与地区差异,系统、全面、科学、详实地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新型经营与建设主体 的制度环境、模式选择与发展道路。力图回答:在当前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扶持政策,才能借助于各种新型主体的成长,实现“强农、惠 农、富农”的目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与现代化同步推进 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组织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一 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大量转移,传统经营 模式地位逐渐下降,新型经营主体正不断影响和改造着传统农业。关于 “今后谁来种地?”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 城镇化实质是土地的城镇化,而不是人口的城镇化。各地的城镇化推进, 更多是城镇边界的扩张,而人口城镇化的进展缓慢。这种快速而畸形的城 镇化发展,必然加剧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结构的不稳定。同时,这一 问题也凸显出,在引导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上,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 地位和作用。本书以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发展为基础,基于 农业发展的历史视角与国际视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培育现代农业发展迫 切需要的新型经营和建设主体的制度环境、演变趋势和经营效率。力图回 答:在当前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扶持政策,才能 借助于各种新型主体的成长,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
为全面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发展状况,预测各类 主体的变化趋势,本书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简称《规划》)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筛选出分布在不同区域 的10个有代表性的省和自治区,并由各省份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县,由 每个县的农业主管部门针对本县现代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具体情况填写 调查问卷,问卷主体内容旨在反映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经营效 率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信息。2012年8月1日共发放问卷110份, 至2012年8月15日回收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 达82.7%。同时,为了对率先实现区域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 和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别对代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城市和代表较 低经济发展水平的梅州市,进行了农户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780份,有效问卷共753份,有效回收率达96.5%。此外,作为对前述调 研的补充研究,还选取了率先实现区域另外两个典型省:黑龙江省和山东 省。并采取配额抽样法,每个省内随机抽取一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一个 县,每个县抽取2~3个村,对当地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回收 问卷490份,其中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6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