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网络上的几类模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55433
  • 作      者:
    陈效珍,赵炳新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效珍,女,1972年5月生,山东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博士。2010~2014年于山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赵炳新教授。一直从事运筹与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赵炳新,男,1963年11月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为运筹与管理。曾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务,兼任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中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多家学术机构兼职重要职务。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科成果一等奖两项,山东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两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项等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构建产业网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网络上的几类基础模型及应用,设计了相关的指标和算法,实现对产业关联结构特征的描述,反映产业部门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征,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政府在研究产业升级、产业集群、竞争力和非均衡战略等问题提供了分析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产业网络上的几类模型》:
  一棵树T在点u处的分枝为包含u为一端点的最大子树,u处的权为u处任何一个分枝中线的最大数目。其中,最小权的点v为树T的形心点,T的所有形心点组合成T的形心(见图4-6、图4-7,产业编号的右上角为权重)。山东省的形心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权重为12。江苏省形心为化学工业(12)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9),权重为13。从关联树整体看,形心位于所有关联的中间位置,在产业系统中处于战略地位。
  4.3.4 根产业、第一子产业及星形子图的中心产业
  根产业以及与其平行的第一子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整个产业系统中向关联强度最大,根产业为重要的原料产业,第一子产业为重要的需求产业。在山东省关联树中,根产业为农林牧渔业(1),其第一子产业都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6),可见在山东省的经济中,农林牧渔业对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供给对山东省的经济影响最大;在江苏省关联树中,根产业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第一子产业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16),可见在江苏省的经济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供给对江苏省的经济影响最大。
  在两省的关联树中,都存在几个星形子图,每个星形子图以一个产业部门为中心,与多个产业部门直接相连,这个中心产业部门因直接关联了多个产业部门而成为这个子图的核心产业部门。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产业网络模型构建
1.2.2 产业网络的相关分析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本书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1.5 本书组织结构

第2章 产业网络建模及相关概念
2.1 产业关联修正影响系数
2.1.1 产业关联修正影响系数的概念
2.1.2 计算方法
2.1.3 计算实例及分析
2.1.4 结论
2.2 产业网络模型的构建和“蝴蝶结”结构表示
2.2.1 产业网络建模
2.2.2 产业网络的“蝴蝶结”结构表示
2.2.3 结论
2.3 产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指标体系
2.3.1 产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2.3.2 产业网络关联分析指标体系
2.3.3 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圈度和圈长分布
3.1 产业圈及产业圈度
3.1.1 产业圈、产业圈度的内涵
3.1.2 产业圈度与圈长分布的算法设计
3.1.3 实例分析
3.1.4 结论
3.2 广义产业圈与广义产业圈度
3.2.1 广义产业圈与广义产业圈度的概念
3.2.2 广义产业圈度的计算
3.2.3 实例分析
3.2.4 结论
3.3 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循环结构比较分析.
3.3.1 产业网络的创建
3.3.2 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产业圈度和广义
产业圈度
3.3.3 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基础关联树
4.1 产业基础关联树(林)及相关概念
4.1.1 产业基础关联树(林)
4.1.2 根产业、第一子产业和叶产业
4.1.3 道路与半道路
4.2 产业基础关联树的算法
4.3 山东、江苏两省产业基础关联树的识别与比较
4.3.1 权重
4.3.2 直径及通道、半通道
4.3.3 中心与形心
4.3.4 根产业、第一子产业及星形子图的中心
产业
4.4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衍生网络
5.1 产业旁侧关联网络
5.1.1 产业旁侧关联网络模型的构建
5.1.2 产业旁侧效应
5.1.3 计算实例
5.1.4 结论
5.2 产业碳关联网络
5.2.1 产业碳关联系数
5.2.2 产业碳关联网络
5.2.3 中国产业碳关联网络
5.2.4 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译名对照表
附录 产业代码与产业名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