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调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556197
  • 作      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编]
  • 出 版 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产业结构优化既是一个老话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可以说就没有停止过讨论,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深刻论述了农轻重的关系;又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实质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优化。综合国力归根到底要通过产业竞争力来体现,产业竞争力要通过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
展开
精彩书摘
  (五)货币金融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
  马克思在他的很多经济理论著作中,都有对货币流通、金融制度对产业结构作用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3章论述了商品生产决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而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的原理。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中,马克思又论述了货币流通在两大部类之问或者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产品交换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从而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商品流通或社会再生产的实际需要控制货币发行量,不仅能满足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要,又可保持币值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对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有重大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要以产业政策为依据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做到货币供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资本论》第3卷第27章,马克思论述了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他指出:信用加快了股份公司的成立,使“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同样,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国家规模逐渐扩大合作企业的手段。”“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货币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经济虚拟化、泡沫化。而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的论述,在资本不断追求价值增值的驱动下,为了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能需要。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积累的作用却又是二重的:一方面,资本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资本积累不仅导致相对人口过剩和贫富两极分化,而且还引起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进而产生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问的矛盾、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而资本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冲动绝不会因为经济体系内部的矛盾而有丝毫减弱,面对各种制约因素,资本主义经济会利用它自身结构所提供的手段、机制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扩充新的活动领域,以暂时缓解原有的限制。由于受到生产技术和成本的制约,实体经济部门在短期内很难使利润率有大幅度提高。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本性必然驱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新的调整,这种调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资本增值更多地通过以货币金融为基础的虚拟经济领域来实现。从实践来看,虚拟经济也显示出了很强的获利能力,据学者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部门所获利润仅为非金融部门的20%,而到20世纪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0%左右。巨大的盈利空间必然吸引大量货币资本涌向虚拟经济部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这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日益金融化、虚拟化的动力基础。
  产业结构的虚拟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虚拟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拉动贫富差距。虚拟经济产业虽然创造GDP的能力很强,但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有限,而就业机会主要是由传统服务业创造的。这样,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就业者集中在低收入行业,必将拉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其次,产业结构的虚拟化并没有真正改变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被创造出来。这些数量庞大的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购买力主要依赖于不断膨胀的信贷来支撑,而在巨额信贷的背后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真实财富作为基础。可以说,经济的虚拟化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相对于社会真实购买能力的过剩,大量的信用工具的使用,只是使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事实被暂时地掩盖了。再次,产业结构的“虚拟化”和“去工业化”,推动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发生。虚拟经济部门“以钱生钱”的盈利方式要比实体经济部门通过生产赚钱的方式快得多。巨大的利润刺激了资本涌向虚拟经济部门,金融杠杆前所未有地广泛使用以惊人的速度放大了虚拟资产的数量。然而,随着各种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间无限地进行跨行业、跨期限的重组与再造,风险必然变得异常复杂而难以准确辨识,而一旦有不利的外部冲击发生,巨大的风险将集中爆发
  ……
展开
目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其启示
(一)价值规律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
(二)技术进步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
(三)再生产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
(四)利润平均化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
(五)货币金融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
(六)马克思、恩格斯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寤示
二西方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述评
(一)关于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三)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四)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
(五)西方学者的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三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综述
(一)近年来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研究趋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取向
(五)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设计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及政策演变的历史回顾
(一)以重工业为引领的社会主义初级工业化
(二)产业结构在失衡中推进的二十年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进的三十年
五创新驱动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家精神
(三)政府应在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中发挥更好作用
(四)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六鄂尔多斯产业升级的瓶颈及其突破思路
(一)鄂尔多斯产业升级的历程及其成效
(二)制约鄂尔多斯产业升级的瓶颈因素
(三)鄂尔多斯突破产业升级瓶颈的思路
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协调性分析
(三)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八创新驱动背景下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
(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二)济南市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
(三)济南市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政策选择有效的主要经验
(四)地方政府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九信息化:产业提升的必由之路--基于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思考
(一)第三产业信息化--题中之义
(二)第二产业信息化--当务之急
(三)第一产业信息化--前途所在
十济南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政策建议
(一)济南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