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稻田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119322
  • 作      者:
    闵庆文,孟凡乔,韩永伟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农业不仅是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且具有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包括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面临重大问题。2010年2月6日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表明,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是导致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以上(全球水平为13%),而农业温室排放量中70%以上和氮肥的制造与使用有关。相比于以工业排放为主的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其控制更为困难。过量化学肥料与农药的使用,使氮磷积累以及农药残留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远远大于作物的产量增益,对于生态脆弱地区产生的负面效应更为显著。研究与实践均表明,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农业,采用生态耕作技术体系,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稻田生态农业:环境效应研究》:
  2.3中国稻田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筛选2.3.1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根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和模式的特点,结合前人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定义,可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概括为: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根据地域不同,利用现代技术,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间相互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19]。生态农业模式是指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在生态农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优化结构与稳定功能的若干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形式,生态农业模式在相似条件下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生态农业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可操作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在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下产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又创新了生态农业发展方式方法,它是生态农业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现。生态农业是一个大的框架和系统,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层次细分,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有极强针对性的农业生产发展系统,它针对当地环境和条件.灵活充分地利用各种要素,实现最佳组合,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由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符合各种情况下的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所以它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多样性。从全世界范围来说,从气候带来看,有的国家处在寒带、有的国家处在暖温带、有的国家处在亚热带、有的国家处在热带;从地形上来看,有的国家处在山区、有的国家处在海边、有的国家处在沙漠;从社会制度上来看,有的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国民富裕程度上来看,有的国家很贫穷、有的国家很富裕。从全国范围来说,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来看,有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如广东、上海),有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青海、贵州);从自然资源来看,有的省(区)资源非常丰富(如新疆),有的省(区)资源非常贫瘠(如宁夏);从生态环境状况来看,有的省(区)生态环境好(如江西、福建等),有的省(区)生态环境差(如甘肃、内蒙 古等)。从全省范围来说,陕北石油、煤炭、盐等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处在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环境较差。关中自然资源较贫瘠,但是科研院所集中,生态环境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生态环境最好,但是能源条件比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省(区)、不同地区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日本的海洋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以色列的节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海南的海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云南园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陕北的畜牧养殖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陕南的林业保护和开发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样式繁多、种类众多,每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各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
  第三,系统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它把土地、生物、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有力结合起来,把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态农业技术的开发、示范、推广有力地结合起来,把生态农业理论研究与创新和生态农业实践与发展有力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又充分运用系统方法论,探讨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建立一系列的发展模型,这种系统性与生态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是紧密关联的。
  第四,科学性和合法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充分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建立起符合当地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的体系,这种体系做到了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符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地经济、生态、社会的实际状况,也符合国家和各省自治区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和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中国稻作生产概况与主要环境问题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稻作生产概况
1.2 稻作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
1.3 稻作生产的面源污染

第2章  中国稻田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2.1  稻田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2.2  中国稻田生态农业发展简述
2.3  中国稻田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筛选

第3章 国外稻田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启示
3.1  日本
3.2  韩国
3.3泰国
3.4越南

第4章 稻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与效益评估
4.1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4.2 稻田生态系统的物种问关系
4.3 稻田生态系统功能效益评估框架

第5章 稻田生态农业减排温室气体的功能分析
5.1 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措施
5.2 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技术
5.3 稻田生态农业温室气体的减排功能

第6章 稻田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功能分析
6.1 稻田生产与面源污染
6.2 稻田生态系统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6.3 稻田生态系统面源污染物排放观测技术
6.4 稻田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功能分析

第7章 相关政策分析与建议
7.1  国外面源污染控制政策
7.2  国内面源污染控制政策
7.3 主要发达国家低碳农业发展经验
7.4  国内气候变化控制现状
7.5 基于稻田生态农业的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7.6 稻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