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与价值观:哲学的意蕴》: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高度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当今时代的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重大课题,从哲学层面升华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既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在指导发展上达到了新的理性自觉。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孜孜以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他们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社会主义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丰富而深邃的思想遗产和理论启迪。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与思考的总结和升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智慧和艰辛探索。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和与之相关的若干重要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发展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言简意骇、富有远见地道出了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要义。江泽民鲜明地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指明了发展是兴国之道,而且昭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执政的庄严使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我们党指导发展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借鉴和吸取。20世纪40年代以来,经过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的洗礼,不少国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遵循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人们的发展观也因此经历了三次大的嬗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综合、协调的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取得一时的发展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这些思想理论成果,为我们党制定科学的发展理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参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