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读本》:
第一篇 自我净化篇
用党纪营建全面从严治党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落在“全面”“从严”上。“全面”比较好理解,就是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严”则主要体现在制度从严、纪律从严、思想从严等几个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风清气正。党纪国法,是维护党和国家正常运转的主要手段,是党员干部应该遵循的“规矩”。近年来,在党员干部中间,逐渐滋生了一种摆不上桌面、见不得光,不能被说破、说透的“潜规则”,这对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潜规则与党纪国法、制度规定、道德准则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它是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切除,将像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淡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削弱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党员干部应运用党纪国法这个有力武器,带头打破“潜规则”,让“潜规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面前无所遁形,从而营造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环境。
第一章 全面从严治党,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6日参加江西代表团座谈时强调:“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近年来,党在高压反腐、强化作风建设方面重拳频出,使得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但仍未绝迹,除了隐性的腐败、吃喝、奢靡、浪费之外,还有“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潜规则、“做事不如作秀”的花拳绣腿、“摆平就是水平”的伪稳定观等现象。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在反腐败、反“四风”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去整治这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
一、打破“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潜规则
在腐败的阴影下,“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官场潜规则也逐渐地大行其道,进而出现了“讲关系不讲原则,摆资格不讲能力,行贿送礼不办实事”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官场风气。官场戾气弥漫,有能力、肯干事的党员干部倍感迷茫,党和政府公信力严重降低,党员干部的积极性降低,导致官风严重失范。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打破这种“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
不要讲关系,弘扬能力择优原则
党员干部相互之间都是同志,不分出身贵贱,身份高低,也没有感情深浅,关系好坏。同志之间的感情维系,全凭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不能掺杂其他任何因素,一旦掺杂其他因素,同志这个称谓就开始变质变味。近年来出现一些不良的风气,一些党员干部呼兄唤弟,推杯把盏,酒肉弥漫,乱讲哥们义气。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荐人用人上,只讲关系厚薄,不分能力大小,任人唯友,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们的全面从严治党原则。
以干事论英雄,弘扬能力择优原则,是我们党用人的基本准则。实现党的远大理想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靠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而非彼此之间的熟人关系。为了共同的目标,党员干部在荐人用人问题上,不能因为跟谁的关系好,就推荐谁、任用谁,而要唯才是举,重视个人能力,把最适合的人安排在最恰当的岗位上。举荐人才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要秉持一颗公正无私之心,不掺杂个人好恶。要像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祁黄羊那样,弘扬能力择优原则,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
当年,晋悼公问祁黄羊,谁适合做南阳令,祁黄羊推荐解狐。晋悼公非常不解,因为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祁黄羊解释说:“您问的是谁适宜去担当这个重任,并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晋悼公非常感动。还有一次,晋悼公因为缺少法官,就问祁黄羊,谁适宜做这个工作。祁黄羊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晋悼公同样纳闷不已。他解释说:“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不仅晋悼公感叹,其他人也无可挑剔,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荐人用人不讲关系,是遵循能力至上原则,并不是说凡是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能推荐,只要有能力,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推荐亲人也是为党为国效力,为民服务。
古人云:“任官惟贤才。”党的干部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拔任用贤能之人。任人唯贤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干部路线。百姓喜爱的好官,是有能力让百姓脱贫致富、有能力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的人,是能够真干事、干成事、干实事,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人。党员干部在荐人用人问题上,不能以关系厚薄定升降,要以美德干事论英雄,让能力择优成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中最突出的用人标准。
严禁摆资格,打破论资排辈观念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同样的岗位,不同的人去担当,定有不同的结果。在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并行的环境中,我们重视老干部,他们经验丰富,阅历厚实,经历过种种风风雨雨,处事踏实稳重。但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一些新的领域往往会给年轻党员干部提供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如果我们在用人问题上,仍然沿袭论资排辈的潜规则,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党员干部就会丧失发挥优势、成长成熟的空间,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一句空话。
有些地方推荐选拔人才时,仍然摆脱不了“身份框框”“学历框框”“资历框框”的论资排辈旧习。这种用人旧习,会扼杀许多真正的人才,会打击人才的进取心,使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失去工作信心和工作动力。这是荐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潜规则。我们必须破除论资排辈的潜规则,建立一套既坚持民主、公开,又实行竞争、透明的用人制度,让那些有能力、有激情、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正本清源,开创官场风清气正新局面。
庸才是丧国之因,贤才是强国之本。秦始皇听信赵高,二世而亡;明熹宗任用魏忠贤,致使明朝大厦将倾……秦孝公任用商鞅而使秦国逐渐强大。韩信是我国历史上打破论资排辈观念任用干部的典型,一直以来,被奉为会用人的典范。在新的时期,这种传统要继续发扬。2014年,新疆军区某师党委强化战斗力建设,选人打破论资排辈的旧框框,让有能力的“打仗型”干部脱颖而出,刚刚30岁出头的师作训科科长王文华,虽然资历不如其他竞争者,但凭借多次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的实绩,被破格提拔为某步兵团团长。2013年3月,湖南省原阳县法院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30多个中层正、副职岗位,采取公开竞争上岗方式进行筛选,39名符合条件的干警报名参与竞岗,60后、70后、80后同台竞技,打破了论资排辈的用人规则。
自古就有“有志不在年高,英雄不论出身”之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中,需要有更多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勇敢地站出来,冲锋陷阵。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按照“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的原则来推荐、选拔、任用人才。既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推荐人才,更要打破旧的条条框框,选拔任用人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推动改革事业,更好地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