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团队创新的跟踪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115972
  • 作      者:
    霍伟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霍伟伟,女,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组织创新、知识与服务管理。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嘉定区青年领军人才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项,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团队创新的跟踪研究》主要通过跟踪研究,针对我国大型科研院所和企业技术研发与经营策划中心,面向任务的创新团队普遍存在的研究开发速度难以提高、缺乏有效促进手段的问题,阐述了任务导向的团队创新记录、知识仓库构建、知识创新过程展示、知识创新程度评价等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团队创新激励机制,提出了支持团队创新的系统模式和促进团队创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团队创新的跟踪研究》:
  1.社会网络与创造力的关系
  已有的研究多数都仅仅关注社会网络的某一类指标(结构指标或内容指标),并没有深人考察社会网络的不同类型指标与知识共享和创造力的相关关系。本书拟从网络强度(结构指标)、网络密度(结构指标)、网络中心性(结构指标)、网络异质性(内容指标)四个维度,将网络结构指标与内容指标相结合,构建相对完整的“社会网络—知识共享—创造力”中介研究路径。
  (1)网络强度与知识共享。
  在网络强度与知识共享关系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持第一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弱联系有利于创造力。例如,Levin&Cross(2004)的研究指出,弱关系提供了更多接触新颖和异质知识的渠道,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很好的结构情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甚至比强关系更能促进知识的共享。与第一类研究相反,持强关系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在弱关系网络中,成员间的信任度较低,尤其在合作过程中会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保护行为会阻碍个体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Krackhardt(1992)的研究也指出,相对于弱联系,强关系更有利于隐性知识分享,即在交流频繁的个体间或有强烈情感依赖的个体间更容易发生知识分享行为。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过多或者过少的弱联系数目都不利于创造力;当网络强度过高时,成员之间互动过于频繁且情感性依赖较强,进而导致网络内知识的同质化和冗余性提高,这将大大降低知识分享的正面效果;当网络强度过低时,弱连带仅能作为一般知识和信息的交换渠道,而不能促进复杂知识的分享。在团队研究层面,王端旭等人(2009)的研究也指出,知识共享在网络连带强度与团队创造力间起到中介作用。然而,无论持以上哪类观点的学者,他们都强调了社会网络强度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2)网络密度与知识共享。
  网络密度反映了主体间的互动广度,即通过第三方联结的程度。已有研究表明,紧密的网络结构便于人们形成与任务问题或工作目标相关的共同认知,并共享重要的信息。Obstfeld(2005)的研究也指出,稠密性的网络更有利于成员之间讨论和分享信息,因为他们在频繁的互动中往往能够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创造力的研究悖论与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团队创造力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社会网络
二、知识共享
三、组织认同
四、创造力
五、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特征
第四节 团队创造力的研究评述
一、现有研究总结
二、现有研究的多层次问题
第五节 研究的总体构思
一、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
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安排

第二章 团队创造力研究脉络
第一节 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一、创造力的内涵
二、创造力相关的多层次概念
三、创造力的多层次测量
四、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文化情境视角的创造力研究
一、文化的定义与维度
二、文化研究的多层次视角
三、与中国文化情境相关的研究
四、中国文化核心概念与Hofstede框架的契合
五、文化情境与创造力关系
第三节 知识分享与社会网络视角的创造力研究
一、社会网络的定义与测量维度
二、社会网络的主要理论
三、知识分享、社会网络与创造力的多层次关系研究
第四节 创造力的动态研究

第三章 团队创造力追踪研究的概念模型
第一节 以往研究述评
一、以往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
二、以往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概念模型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概念模型的提出
一、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特征模型的建构
二、中国文化情境下社会网络、知识分享与创造力的多层次模型建构
第四节 中国文化情境下社会网络与创造力的动态分析框架
第五节 研究模型的整体框架

第四章 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特征模型建构及验证
第一节 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特征模型建构
一、理论拓展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流程
第二节 质性资料分析
一、构建编码表
二、编码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结果讨论
第三节 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特征模型验证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过程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五章 社会网络、知识分享与创造力的多层次模型验证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二、多层次分析方法
三、数据处理工具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一、称许性偏差的处理
二、共同方法偏差的处理
三、研究工具的选择
四、研究工具的修正
第三节 样本描述和数据检验
一、样本描述
二、数据的正态性的检验
三、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四、缺失值的处理
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验证
一、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二、知识共享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三、组织认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四、创造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第五节 数据聚合检验与网络数据计算
一、数据聚合检验
二、网络数据计算
第六节 多层次模型检验
一、多层次模型的不同层次变量构成
二、个体层次的关系验证
三、团队层次的关系验证
四、跨层次调节作用的验证
第七节 个体层次与团队层次作用关系的对比分析
一、社会网络与创造力关系在个体及团队层次的对比分析
二、中介因素在个体层次与团队层次的对比分析
三、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层次对比分析
第八节 个体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分析

第六章 中国文化情境下社会网络与创造力的追踪分析
第一节 社会网络影响创造力的动态分析框架
一、相关理论
二、动态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研究设计原则
二、案例抽样
三、追踪案例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实践启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与创造力相关的中国文化情境特征模型具有四维结构
二、社会网络与创造力在个体及团队层次的作用关系不同
三、社会网络影响创造力具有多重中介机制
四、中国文化情境在个体及团队层次的调节作用不同
五、团队创造力与个体创造力之间并非简单的加总关系
第二节 理论进展与管理实践
一、理论进展
二、实践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整体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