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可达性·区划·布局适宜性》:
长江三角洲入境旅游出现明显的一体化,与此同时,上海和江苏、上海和浙江、浙江和江苏三个行政边界效应出现了不完全相同的演化的过程,其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旅游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旅游资源一般是不可转移的,但资源的开发是动态的,并且不同城市异质的资源又是可以互补的。几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存在时,各旅游地的吸引力会产生互补作用,并有可能出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增加整个地域的总体吸引力,使的该区域的旅游业实现共同发展。旅游资源的互补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不同行政区资源开发的强弱又是内部差异演化的重要原因。
(2)行政区经济
长江三角洲中有江苏和浙江两个省份的部分城市和上海一个直辖市,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行政区经济必然存在,也必然的影响到旅游经济。行政区域政府都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利,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管理、控制和决策,使得行政区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这就导致了行政区经济具有一定的排斥性。旅游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在一体化过程中,依然逃脱不了行政区经济的束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密切关系,而这些设施的建设大多于行政区经济决策有关。
(3)交通条件
行是旅游六要素重要的一环,连接了其他要素,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的可达性对该地区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跨区域道路、港口、机场和跨江大桥建设,促进了本地区特别是沿交通走廊地带城市间的联系,促进了该地区旅游的一体化。21世纪以来,一些交通设施的建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一体化进程,如上海国际机场的东迁,增加了到江浙城市,特别是到江苏城市的通行距离,增加了时间成本,边界效应也随之上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