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会干了,好好干;不会干了,乱干。干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干,但是,首先,你要干。
粗看这一段文字,很容易给人一种颇为惊奇的感觉。其所表述的思想,清清楚楚,一看就明白。但它的表述方式,却显得十分粗糙,甚至有些幼稚。
怎么说呢?说它像口语吧,读起来却有些拗口,不是很流畅。用书面文字的标准衡量吧,显然没有经过认真的修饰,语言过于简单、直白,用词也不是十分准确。比如“不会干了,乱干”的说法,就有些欠妥,或者说是词不达意,游离于其所注重表述的主题,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文字质量。
然而,多读几遍,仔细体味体味,反复思量思量,又会产生另外一种感觉。
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极想做成一番事业。于是,在实践中摸索、尝试、锤炼,终于领悟到,只要坚持向前,不退缩、不气馁,就会越走越顺畅,不断增长才干,不断取得新的收获。
短的不能再短的句式,一个个力道十足的字眼儿,分明是从嘴里一个接一个“蹦”出来似的,看似生硬、短促、急不可耐,实际上,可能已经在胸中酝酿许久,厚积而薄发,用一种极度坚实、朴实的方式,显示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就如同世界级拳击手挥出的重拳,尽管只是在空气中划过,依然带有冲击耳膜的声响。
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大多喜欢传递一些意义深刻、文辞隽永的格言,相互启迪,激发情感。还有不少极有文采的写家,专门在这方面下功夫,极力搜寻“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佳作佳句,通过媒体传播出去,以实现名利双收的愿望。
可是,在这里展示的文字及其所述说的道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直白得不能再直白,几乎人人都能脱口而出,文字水平和思想深度均属一般,根本无法与社会上流行的大手笔作品相比。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郑重地将其推出呢? 首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段文字并不是准备提供给媒体或是公众阅读的。它是一个80后的青年人写给自己的格言,并将其作为座有铭,借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好奇的读者朋友肯定还要提出新的问题:“既然是80后,一定受过良好教育,对方的文字水平……” 接着作出说明吧,我们的这位80后,是一个哈萨克族小伙子,从小在哈萨克语学校读书,直到高中毕业。2004年,他被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录取。本来四年的课程,他却需要读五年,先读一年预科,补习汉语。
明白了吧,小伙子真正的语言实力是哈萨克语,汉语是他的弱项。我们不好太苛求于他了吧? 书归正传,应该让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了。
阿不都热合曼·木合买提拜,整整十一个汉字,即使在哈萨克的眼睛里,也算得上挺长的人名了,于是,周边的人就把十一个汉字简化成三个:阿不都。为什么要来个简称呢?理由很简单,为的是简洁、方便、便于记忆,就好像把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把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一样。
2009年8月7日,阿不都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104团畜牧连报到的时候,他的正式身份是一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
据说,当时接待阿不都的连队领导,既对阿不都热合曼·木合买提拜长长的名字感到惊奇,又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称谓迷惑不解。
那么,什么是西部计划?什么是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呢? 简单说吧,西部计划又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那是在2003年,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计划。西部计划要求,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一至三年的基层工作。
这些年来,拿到大学毕业文凭的年轻人,大多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闯荡一番,谋求高薪工作岗位,以实现所谓“成功”的人生际遇。而与社会上汹涌澎湃的就业潮流背道而行,志愿去相对落后贫穷的西部从事基层工作,这样的青年男女虽不好说是凤毛麟角,但肯定不是很多。
做出这样的选择,自然需要一点与众不同的勇气和力量。
平日里寡言少语的阿不都,讲不出多少时兴的豪言壮语,却硬是选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求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而且,他希望能去新疆兵团的第十师,十师地处祖国边陲,是真正的西部地区,也是兵团序列内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
哪里想到,编制西部计划的领导部门,却把他派遣到了乌鲁木齐附近,十二师104团的畜牧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