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7190
  • 作      者:
    胡俊锋[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当前,防灾减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切实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目标。因此,开展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加强我国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评价综合减灾工作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理论与实践》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综合减灾工作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模型和方法、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综合风险评估、地方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的示范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整理汇总形成《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理论与实践》。《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理论与实践》对于加强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区域综合减灾效果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全球自然灾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每年由于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员伤亡和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迫使数以万计的受灾群众无家可归.防灾减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2005年1月.联合国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主办了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来自世界各地150个国家或地区、161个非政府组织的4500名代表.164家新闻媒体的560多名记者.总计约3万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从世界减灾大会的各项议程和各类论坛可以看出.未来世界的减灾战略可以概括如下 :加强减灾能力建设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社区减灾体系建设是实现未来10年减灾目标的关键任务.建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经济与社会体系.必须把减灾与区域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求除害与兴利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接受一定风险水平的安全社区体系.重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城镇化等自然与人文过程引发或孕育的新的灾害风险.建立满足区域减灾目标需要的预警系统.加强减灾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减灾资源等 (史培军等.2005).
2005年9月.由中国政府主办.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与社会理事会 (以下简称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UNESCAP)、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亚洲备灾中心(ADPC)协办的首届亚洲减灾大会在北京召开.共有来自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42个国家的代表团、13个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等共计350余人参加了大会.目的是进一步落实.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 :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 .(以下简称 .兵库行动纲领.).加强亚洲各国的减灾合作.提高亚洲各个国家的综合减灾能力.
2012年10月.由印度尼西亚灾害管理部(BNPB)和日惹特区省政府共同主办.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协办的第五次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在印度尼西亚日惹市举行.会议主题是 “加强地方减轻灾害风险能力”.下设三个子议题 :一是将地方层面减少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二是地方风险评估和融资.三是加强地方风险管理和伙伴关系.来自亚太地区72个国家政府代表团以及100多个相关国际和区域组织约26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通过了 “亚太2012年减轻灾害风险日惹宣言”.
2013年5月.“减轻灾害风险全球平台第四次会议 ”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组织的近500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共同商讨世界防灾与减灾大计.此次会议的主题为 “投资今天.共筑更加安全的明天 :有复原力的人、有复原力的星球”.旨在通过国际社会的协同努力.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会议重点商讨了 .兵库行动纲领 .的后续安排.进一步做好减少灾害风险和提升抗灾能力等工作.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将防灾减灾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切实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 ”以来.我国颁布实施 .国家综合减灾 “十一五 ”规划.、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 “十一五 ”和 “十二五 ”期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初步确定了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理念.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努力推动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 (国务院办公厅.2007.2011).
2008年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综合防灾减灾的国家战略.2008年10月28日.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指出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近年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八部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明确要求 :“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以上重要论断为我国制定综合防灾减灾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把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切实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目标.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是区域在防灾备灾、应急处置、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能力.通过近年来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对实践.我国政府和公众深刻认识到提升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只有提升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才能切实降低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研究.不仅能够评价一个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大小.客观反映综合减灾某方面能力的强弱.查找综合减灾的薄弱环节.为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供依据.而且可以通过综合减灾能力的评价.比较某一时间段综合减灾能力的变化.评价综合减灾工作的成效 (胡俊锋等.2013).
由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可以借鉴.如何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方法来客观真实反映特定区域的综合减灾能力.是目前灾害管理和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必要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2 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的发展历程
1.2.1 减灾工作起步阶段
1949年夏秋季节.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台风灾害和全国性大洪水的考验.为了迅速战胜灾荒.稳定人心.针对水旱灾害的防御.中央设立了水利部.1949年11月.中央决定设立内务部.主管水灾救济.1950年2月.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直接进行灾害管理.1957年7月.国务院第55次全体会议确定将中央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内务部农村救灾司.鉴于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对农业的严重影响.为了加强民用气象服务.又在战时军委气象局的基础上.于1954年组建了中央气象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海上活动安全和海洋开发事业的需要.减轻海洋灾害.1964年成立了国家海洋局.1966年邢台地震后.为加强全国地震灾害的防御工作.成立了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并继而组建了国家地震局.随后地质部门也加强了环境地质工作.开展了各种地质灾害 (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的防治.至此.国家为减轻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都分别建立了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应的业务及研究机构.
1.2.2 减灾工作发展阶段
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决定把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以下简称 “国际减灾十年”).宗旨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以减轻由于自然灾害 (如地震、风暴、海啸、洪水、滑坡、火山喷发、自然大火 )以及其他自然因素如蝗虫等病虫害产生的灾害所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尤其是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发展中国家的生命损失和财产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停滞.从此.我国减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响应联合国倡议.经国务院批准.于1989年4月正式成立了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任委员会主任.由国家部、委、局、军队及社会团体等28个单位组成.属部际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负责处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994年3月.我国政府颁布了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了减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即减灾是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减灾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减灾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的环境保障.从而在国家层次上明确了减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998年4月.我国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该规划是在充分总结减灾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的第一部国家级减灾规划.是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减灾工作的基本依据.
国际减灾十年期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等一系列国家减灾法律.为依法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逐步建立完善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除采用常规监测手段外.还广泛应用了卫星遥感、数学物理模型及现代通信等手段.实施了一批大江大河的减灾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成功应对了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涝灾害.1992~1995年华北棉铃虫.1996年2月云南丽江7.0级地震.1998年5月内蒙古阿尔山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历史罕见大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
1.2.3 综合减灾阶段
2000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4年12月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任主任.组成单位由原来的28个国家部、委、局、军队及社会团体增加到34个.负责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2005年1月.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为国家减灾工作的重大决策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一些地方也相继设立了减灾综合协调机构或职能相近的救灾协调机构.减灾管理体制、政策咨询支持体系、综合协调机制日益完善.
2002年4月.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了 “国家减灾中心”.承担我国减灾救灾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技术支持、政策咨询和人员培训等职能.为国家减灾工作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撑建立了良好的平台.2003年2月.我国政府正式批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立项.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发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雷达卫星.组成“2+1”星座.初步形成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灾害与环境的及时动态监测预报能力.提高了我国减灾工作的科技含量.2005年以来.逐步形成了自然灾害的月度会商、年度会商和应急会商为一体的灾情会商机制.
2005年以来.国务院陆续颁布实施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和5个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明确了自然灾害救助的启动条件、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目前.31个省 (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93%的市 (地)、82%的县 (市)都已制定了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减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也初步建成.在沈阳、天津、武汉、南宁、成都、西安等18个城市设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一些多灾易灾地区也建立了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
2006年10月第17个 “国际减灾日 ”前夕.国家减灾委召开 “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减灾的内涵和加强综合减灾的各项能力建设.提出综合减灾工作需要做到 “四个统筹 ”:一要统筹抗御各类灾害.二要统筹做好灾害发展各个阶段的工作.三要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四要统筹运用各种减灾手段 (徐娜.2006).
200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国家综合减灾 “十一五 ”规划.该 .规划.通过回顾总结我国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综合减灾的角度明确了 “十一五 ”期间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着眼于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对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的发展历程 3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7 
第2章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基本理论 12 
2.1 综合减灾基本术语 12 
2.2 自然灾害分类 16 
2.3 自然灾害系统理论 20 
2.4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22 
2.5 重特大自然灾害案例综合减灾能力分析 23 
第3章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 47 
3.1 指标选取原则 47 
3.2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8 
3.3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6 
3.4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优选 57 
第4章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技术 60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60 
4.2 评价模型构建 65 
4.3 评价流程 77 
4.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90 
4.5 小结 97 
第5章 典型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实践 99 
5.1 典型区域的选择 99 
5.2 江西省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示范  99 
5.3 云南省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示范 117 
5.4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模型的验证 127 
第6章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129 
6.1 洪涝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129 
6.2 淮河流域中游综合风险评估 135 
6.3 讨论与结论 142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43 
7.1 主要结论 143 
7.2 研究展望 146 
参考文献  1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