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意观与民意的实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13171
  • 作      者:
    张云筝著
  • 出 版 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民意观与民意的实现》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意观,并把传统民意观与西方的言论自由思想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新中国建立至中共十八大前的主要领导同志对民意观的深入论述,并对民意表达的主体、渠道、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民意表达不够通畅的原因,提出了构建民意表达机制的意见,以完善民意表达的渠道。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民众是权力的来源
  权力来自哪里?君主的权力是从哪里得到呢?古代一些君主认为他们的权力来自于上天,而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更多地来自于民众,天与民众给了君主生杀予夺的权力。孟子分析了夏商的灭亡,认为失去民心,君主将会失去权力。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从历史的教训出发,孟子认为“民者君之本也”,君王的权力来自于民众,如果失去民心,国家将倾倒。为了进一步阐述人民、君王、国家的关系,他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絮,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获得丘民(小民)支持的可以成为天子,然后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任命大夫。如果诸侯危害国家,那就应该撤换掉;如果祭祀实行得很好,国家还常常受到自然灾害,那就换掉祭祀场所。太甲作为天子而不得民心,伊尹就把他放逐了。对于人臣是否可以放逐天子的问题,孟子认为,只要像伊尹那样为民除害就可以,判断放逐君主是否正确的标准就是看人民的意愿,如果“民大悦”,放逐不得民心的君主,就是正确的。天子的权力来源于天与民两个方面,天子权力的转移也必须得到这两个方面的认可。但在这里,“天”与“民”实际上是合一的。或者说,“天”实际只是虚无的东西,民意才是切实的。
  先秦诸家还大力阐发了一种“立君为民”的思想,所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确立上天之所以设立君主,就是为了让他们实现民意。君主制定政策,要重视人民的安定,要安民、济民,不要使制定的政策,让民心不安。荀子对安民做了一个深刻的比喻:“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马安则舆安,民安则政安,而安舆在静马,安政在惠民。荀子还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这里的直接意思是指君民关系,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如果君王能顺应民意,实现民意,将受到人民的拥护,反之,则有政权倒塌的危险。
  孟子“民者君之本”的观点,在当时并不是个人或单一儒家学派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孟子处于同时代的墨子曾提出:“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这说明立法的宗旨是为了民众,也即权力必须为民众服务。君主在制定政策时,要向“圣王”学习,因为“圣王”为民众着想,不能学暴君,制定不利于民众的政策。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中国传统民意观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民意观
第二节封建中央集权制建立后的民意观
第三节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意表达的效果——以宋为中心的分析
第四节中国传统民意收集与民意表达的制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民意观与西方民意观的比较
第一节中国传统民意观与密尔言论自由观产生、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分析
第二节中国传统民意观与密尔言论自由观表达主体比较
第三节中国民意观与密尔个人言论自由的内容与功能差异
第四节中国传统民意观与密尔个人言论自由观的政治、社会约束与限制
第三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意思想的论述
第一节毛泽东同志的民意观
第二节邓小平同志的民意思想
第三节江泽民同志的民意观
第四节胡锦涛同志的民意思想
第四章民意表达的主体与途径
第一节中国民意表达的主体
第二节民意表达的途径
第三节民意表达中的困顿
第五章网络民意
第一节网络民意的形成及特点
第二节网络民意的回应
第六章弱势群体的民意
第一节弱势群体民意表达
第二节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基于某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群的调查
第七章完善民意表达的机制
第一节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民意表达主渠道的作用
第二节地方政府听取民意、实现民意的路径
第三节畅通信访渠道,保障公民合法利益
第四节身份平等与民意表达
第八章畅通民意表达的公共渠道
第一节加快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民意表达中的作用
第二节增强大众传媒在民意表达中的作用
第三节民意调查与民意的实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