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55969
  • 作      者:
    黄婧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婧,女,1985年生,江西鹰潭人。中国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生,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曾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第十三届国际环境法模拟法庭大赛(IEMCC)、第三十一届公共利益环境法会议(PIEI—C)。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WTO与涉外法律研究所副所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今国际社会亟待建立一个公平、有效、可行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研究》提出一项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在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和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得出各国减排责任分担指数,进而量化分配各国减排责任。该方案的提出旨在淡化各国分歧、体现全球共识,促使国际社会在减排责任分担问题上尽快达成一致意见,并转化为实际的减排行动。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公平性标准
  公平原则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尽快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尽量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可能的风险,是全世界共同的美好愿望。但在全球共同合作行动中,也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公平发展的权利。具体到减排目标上看,就要求对于所有国家不能设立相同的目标,而应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设立各自的减排目标。在对发达国家设立目标时应考虑到,在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并且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的能力和资源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在对发展中国家设立目标时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分阶段地设立合理的减排目标,同时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于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是至关重要的,设立的目标应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
  (二)有效性标准
  有效性标准首先意味在对各国分担减排责任之后,能够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公约》第2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有效性标准还意味着对技术可行性和司接受性的考虑。技术可行性指对各国设立的目标和全球总目标应当符合各个国家和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有关科学技术。目标并不是设立得越高就越好,目标的设定受当前技术发展的限制,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尤其是短期目标)必须是技术上可行的目标。可接受性指设置的目标能够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只能在大多数国家对一个目标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时,才可能经过各国的合作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在设置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目标时,既需要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设置对各缔约方公平的减排目标,又需要考虑《公约》的最终目标,保证在各国分担各自减排责任之后能最终实现《公约》的目标;既需要考虑现有的技术可行性,不能好高骛远,也需要考虑各国的可接受性,确保目标设立之后大多数国家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目标确立的形式
  目前,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目标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升温目标和温室气体浓度目标。
  (一)升温目标
  这里的升温是指与工业革命前的温度对比而言。根据IPCC的正式评估,温度比工业革命之前升高2℃是能够避免危险气候变化的最低阈值。如果升温超过2℃则会给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贫困国家和社区、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将处于危险之中。
  近年来缔约方会议以缔约方会议决定的形式逐步将2℃升温目标正式确立下来。2009年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第一次提出“认识到科学意见认为全球升温幅度应在2℃以下,我们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合作行动”。
  ……
展开
目录
一、选题现实意义
二、理论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源起
第一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概述
一、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相关概念
二、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发展
一、历届公约谈判进展
二、重要气候公约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 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二、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价值体现
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价值概述
二、正义的价值
三、公平的价值
四、效率的价值
第二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概述
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三、人均平等排放权原则

第三章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构成
第一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主体
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主体概述
二、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主体类型
第二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客体
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客体的概念
二、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为客体的意义
第三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目标
一、目标确立的标准
二、目标确立的形式
第四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运行
一、收集排放信息
二、分配减排责任
三、核查减排信息

第四章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方案
第一节 现有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方案及评析
一、实践中的减排责任分担方案
二、国外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减排责任分担方案
三、我国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减排责任分担方案
四、对现有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评析
第二节 建立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初步构想
一、建立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总体思路
二、建立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主要步骤
第三节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指数的确立
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考量因素
二、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的衡量指标
三、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指数
第四节 对新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评析
一、新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优点
二、新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方案的不足

第五章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与中国的应对
第一节 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对中国的影响
一、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对中国的有利因素
二、新型减排责任分担方案对中国的不利因素
第二节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
二、中国为减缓气候变化出台的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
三、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政策与行动
四、中国在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和温室气体统计核算方面的政策与行动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和中近期减排目标
一、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新形势
二、中国的中近期减排目标
第四节 长期全球减排目标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气候变化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先进减排技术
四、加强公众参与,推动“自下而上”的减排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