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该上的自然课!
【趣味丛生、险象环生的生态探险!】
国家科技进步科普奖作家代表作
野生动物生态学的问鼎作品
王石于2008年加入该生态考察队伍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中国版《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生要被大自然的博大美妙震撼一次】
全实景珍贵科考照片,含精美动植物手绘图
世界上半数物种的家园——缠绵多变的龟藤、神秘的半寄生树、美丽的箭毒蛙、可爱的蜂鸟、浩浩荡荡的切叶蚁群、顽皮的卷尾猴、凶猛的美洲豹、懒得没边的树懒、可怕的吸血蝙蝠、傲娇的金刚鹦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DEEP中国科学探险》出版人、CCTV《走近科学》主持人,联袂倾情推荐
海报:
《探秘亚马孙》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义博士对他在亚马xun雨林中极为独特而有趣的亲身经历的描述。作为到南美洲热带雨林科考的中国人,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他在亚马xun丛林生活19个月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展示了动物研究工作者执着的探索精神、细微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使人体会到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以及动植物之间的互相依存、协同进化的神奇。图文并茂,极富情趣,展现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图景。
【再版自序重回努里格】——张树义
2008年8月,带领万科董事长王石等一行7人,我重新回到阔别近十五年的努里格生态站。时光如梭,我已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博士研究生,成长为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王石先生,带他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教授等另外6位朋友造访这个位于亚马孙原始丛林中的生态站。
在法属圭亚那首府卡宴,我们乘坐两架直升机,直奔努里格。飞行在茂密的丛林之上,依旧心旷神怡,飘然若仙。亚马孙丛林中的河道蜿蜒逶迤,就像巨蟒游弋在漫无边际的绿色海洋。突然,前边出现了一片乌云,其实是不大的一片,驾驶员竟然也不躲避,直接驶入云中。立刻,直升机被笼罩在噼里啪啦的雨点之中。短短几分钟后,我们又从雨点中钻了出来,就在直升机前面似乎伸手就可以摸到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半小时光景,直升机徐徐降落在生态站的空地上。第一个迎上来的是我的老朋友——当地土著撒拉马干人维牟。没想到,十五年过去了,他依旧在此工作。但听说他的哥哥戴斯牟已经离开生态站,跟曾经在生态站做博士论文的法国美女阿妮娅结婚并且生了孩子。除了老朋友维牟,生态站还有两个巴黎实验室的同事正在此做研究工作,十多年不见,格外亲切。其中FranoisFEER博士目前已经担任研究组长和项目负责人,这个项目组就是我当年就读博士研究生时所在研究组的延续,主要研究热带雨林的动植物协同进化。除了法国同事,还有来自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博士研究生,论辈分,他们应该算是我的师弟师妹了。跟新老朋友一一寒暄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到生态站大本营的各个地方查看一番。整个格局基本没变,只是多了两个新的木房子和一个新的卫星通信设备。另外还有一个小变化,那就是吃饭的木房子旁边,悬挂了一个塑料容器,里面装着糖水,用来吸引蜂鸟。
傍晚,大家七手八脚一起做饭,包括色拉和主食。好不好吃先不说,至少吃饱是没问题。我在席间向大家介绍了到访的一个个中国客人。在生态站工作的来自各个国家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也进行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个叫CullenGeiselman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女博士研究生是我的同行——研究蝙蝠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于是,很自然地,我们成了新朋友。
Cullen的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食果蝙蝠——无尾长舌蝠,探讨它们造访哪些植物种类并且能将种子传播多远。她的假说是无尾长舌蝠的食谱在一年当中随着食物资源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可以探讨由动物传播种子的植物种类与种子传播者之间具有怎样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蝙蝠是夜行侠,整个夜晚不停地取食。所以天不亮的时候,就要到丛林中张网捕捉蝙蝠,蝙蝠会把刚刚吃过的食物排泄到布袋中;通过鉴定种子,就可以得知它们对那些植物种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于是,到达努里格的第二个清晨,我便忙里偷闲,陪同她一起到森林张网捕捉蝙蝠。为了捕捉到不同的蝙蝠个体,Cullen每天都要移动网的位置。因为她平素是一个人工作,只能照顾两张网。目前布的网距离生态站大本营只有两百米的距离,一会儿就到了。杆子和网是前一天就安置好的,但网没有张开,以避免蝙蝠撞到网上长时间下不来而死掉。
到达后,Cullen熟练地将网张开,平展地悬挂在树木之间;两张网相距大约30米,以避免走动起来太花时间。把网张好之后,我们离开,以避免打扰蝙蝠;随后每隔十分钟左右在两个网之间来回巡视。大约半小时的光景,5只蝙蝠被捉住。天开始放亮了,我们带着战利品打道回府,当然,离开之前一定要将网再次卷起来,以避免蝙蝠或鸟被挂住。Cullen大概会有点失望,因为我们抓到的不是无尾长舌蝠,而是三只平滑长舌蝠和两只尾皮蝠。回到大本营,草草地吃罢早餐,我们便开始了蝙蝠的加工过程:Cullen用弹簧秤称蝙蝠的重量,鉴定雌雄和是否为幼年个体;因为不是她所研究的种类,所以粪便没有被保留。我则用特制的打孔器在蝙蝠的翼膜上取了两个米粒大的样本——这一点样本既保留了它们的遗传信息,又不对它们造成伤害,因为一两周后翼膜就可以愈合。然后,Cullen用蜂蜜水喂了蝙蝠,让它们补充水分和能量。
五只蝙蝠很快就被加工完,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蝙蝠在捕捉的地点放飞。重新回到森林,Cullen将蝙蝠从布袋中慢慢取出放在手中,任由它轻盈地奔向自由;我则不失时机地按动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随后,我又和我的导师一起探访了生态站附近的两个洞穴。亚马孙森林通常很平坦,因此这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像中国西南部地区那样的大型洞穴,而是由庞大的石块构架而成的空隙。但正是由于缺乏洞穴,所以任何能够藏身的地方一定都栖息着蝙蝠。果然,在第一个小洞穴中,我拍到了几只兜翼蝠。这些蝙蝠很机敏,一旦发现有入侵者便快速飞到洞穴的另一端。由于洞穴很狭窄,我实在没法挤进去,便只好放弃。在另外一个更大一点的洞穴中,则栖息着更多的偏叶叶口蝠。这个洞穴的下方是深深的水潭,为了尽可能接近蝙蝠,我只好轻轻地下水,沿着边缘水浅的地方悄悄地靠近蝙蝠。蝙蝠发现了我的靠近,开始起飞;我则不失时机地按动快门,把一个个靓丽的画面保留下来。
除了跟Cullen一同研究蝙蝠,我也没忘记陪中国的朋友们观光。我们先是去看巨大的板状根和形形色色的藤本植物。在热带雨林,很多树的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它们是由粗大的侧根发育而来,构成扁平的三角形的板,有的高达三四米,显得颇为壮观。而那些木质藤本,有的从天而降,像一条条巨大的攀援绳索;有的竟然延绵数百米,从一棵树攀到另一棵树上,穿插在树冠的空隙中。当然,森林里的附生植物就更多了,它们分布在森林的各个层次,是热带雨林森林结构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稠密地覆盖在树枝和树叶上。
当然,我们也一定不会忘记爬裸山,这是生态站附近的最高点。站在裸山上,风和日丽的时候,能看出去20公里远。不过,亚马孙的天气就像小孩脾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火辣暴晒的阳光,顷刻间便是瓢泼大雨。我们几个中国的访客都没携带任何雨具,还是我的导师Pierre想得周到。他拿出雨衣,蹲在地上,连自己带我们的相机一同遮起来,否则我们的相机可真的要遭到灭顶之灾。
重回亚马孙的时光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第四天的一大早,我们乘坐直升机离开生态站。临行前,王石董事长拿出一面小旗子,上面印着“亚马孙的倒影”几个字。我不十分理解他的“倒影”涵义,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盼望这美丽的热带雨林能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星球上。
……
★野性和原始交融,恐怖与神奇并存,自然的奥秘,自然的和谐,在亚马孙那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令人神往。如果你想领略自然的魅力,那就去亚马孙;如果你没有机会去亚马孙,那就读读《探秘亚马孙》。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麟
★《探秘亚马孙》给人一种淳朴的美感。美在原生态的丛林,美在栩栩如生的生物群,美在难得的动物神态,美在作者对亚马孙的深情。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天籁之音。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 高登义
★《探秘亚马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浪漫情怀,一个作家的科学精神,一个探险家的豪迈个性。这本书一定会激发很多人对于大自然的神秘的向往,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的了解,对于人类致力于探索发现事业的执著追求的赞叹!
——《DEEP中国科学探险》出版人 张波
★奇妙的丛林生活,美丽的热带雨林,神奇的棕色卷尾猴。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充满了灵动与绿色!大自然与人和动物的关系,在作家的笔下自如地展开,华丽而朴实,艰苦而惬意,美景、美文,好书一部,千金难求!
——CCTV《走近科学》主持人 张腾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