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良渚文化
考古工作者于1982年曾在余杭吴家埠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时期的墓葬。据说早于良渚文化,属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杭州新石器时期文化,这尚待进一步发掘研究。承继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遗址是1936年最先在余杭良渚镇发现的,以后又陆续发现了大量同类文化遗址。在浙江境内主要分布于浙北的太湖流域并向东延伸至东海之滨,中心地区是在余杭的良渚、安溪、瓶窑三镇之间及其周围的山村里。另外,1936年,在现杭州城西的老和山也曾发现了16件石器。新中国成立初,浙江大学在此兴建校舍时又出土了石器、玉器500多件,陶器残片2000多斤。据考古人员称这是浙江省同期文物发掘最丰富的一次。因此,从老和山向西北延伸,经古荡、勾庄、水田畈直到余杭的良渚、安溪、瓶窑一带,是那时杭州人的生活区域,是远古时代的杭州所在地。这里背依天目山系余脉,面临钱塘江水域,冈峦起伏、丘陵连绵、湖泊密布、土壤肥沃。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籼稻、粳稻、蚕豆、花生、芝麻、甜瓜等作物,同时还从事采集、渔猎和畜牧。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磨制精细,种类甚多,用途各异。常见的有斧、凿、刀、镰,甚至还有大型的三角形石犁。生产方式已从刀耕火种的锄耕发展到了犁耕,比半坡人用耒、耜和河姆渡人用骨耜翻地都要进步得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