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86989
  • 作      者:
    白彦锋, 姜春前, 张守攻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使用改变了森林和大气之间的自然碳平衡,木质林产品碳核算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被包含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议题中,且LUI。UCF碳储量变化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质量并认识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通过查阅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外业调查的方法以及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木质林产品碳储量估算需要的诸如基本密度、含碳率和使用寿命以及不同行业的木材消耗强度等基本计量参数。《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对谈判中木质林产品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突出了公平性原则,首次提出碳质量概念并用其评价产品储碳效果。
  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基于不同分类途径进行估算。首先基于FAO定义分类途径,以IPCC方法学框架为指导,应用储量数据法和逐步递归方程估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以及进出口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碳储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然后在产品用途分类途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我国建筑业和煤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木材消耗强度法推算我国不同行业木材消耗情况,采用国家专门方法来分析我国不同部门消耗木材的碳储量变化。从数据获取难易的角度,按产品用途分类途径要优于FAO定义分类途径。从目前碳储量估算结果来看,我国木质林产品是一个增长的碳库,也是木质林产品净进口国,因此应用储量变化法对我国较为有利。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木质林产品议题谈判
1.3.1 谈判进程
1.3.2 主要缔约方的立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森林经营对森林碳储量影响
1.4.2 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研究现状
1.4.3 分解率和使用寿命
1.4.4 转化系数
1.4.5 减排潜力
1.4.6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木质林产品分类
2.1.1 基于FAO定义的分类
2.1.2 基于HWP用途的分类
2.2 数据的采集和样品测定
2.2.1 产品使用寿命调查
2.2.2 基本密度和含水率测定
2.2.3 含碳率
2.3 碳储量的估算
2.3.1 1961年以前生产和贸易数据
2.3.2 灰色系统模型GM(1,1)的建立
2.3.3 碳储量的估算
2.3.4 未来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2.4 不确定性的估算
2.4.1 不确定性的合并
2.4.2 蒙特卡洛模拟

第3章 木质林产品的相关概念
3.1 木质林产品涵义和范围
3.2 其他概念
3.2.1 最终产品
3.2.2 寿命周期和寿命
3.2.3 估计和核算
3.2.4 方法/途径
3.2.5 国家专门数据
3.2.6 碳储量和碳储量变化
3.2.7 碳质量
3.3 计量方法
3.3.1 IPCC缺省法
3.3.2 储量变化法
3.3.3 生产法
3.3.4 大气流动法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分析
4.1 中国在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4.2 在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
4.3 各类在用产品碳储量
4.3.1 在用锯材产品碳储量
4.3.2 在用人造板产品碳储量
4.3.3 在用纸和纸板产品碳储量
4.3.4 在用其他工业原木产品碳储量
4.4 不同产品对在用木质林产品碳库的贡献
4.5 由薪材加工成产品的碳储量
4.5.1 薪材所加工产品的碳储量
4.5.2 薪材生产的产品碳储量变化
4.6 中国所有在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变化
4.6.1 中国所有在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4.6.2 中国所有在用产品的碳储量变化
4.7 进出口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动态
4.7.1 进出口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4.7.2 进出口工业原木的碳储量
4.7.3 进出口其他产品碳储量
4.8 不确定性分析
4.9 小结

第5章 不同行业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5.1 建筑用材碳储量
5.2 家具用材碳储量
5.3 造纸业用材碳储量
5.3.1 造纸业现状
5.3.2 造纸用材需求预测
5.4 煤炭业用材碳储量
5.5 我国工业和建筑耗材碳储量
5.6 木质林产品的减排潜力
5.6.1 替代建筑材料的减排潜力
5.6.2 延长使用寿命的减排潜力
5.7 两种分类途径的对比
5.8 小结

第6章 计量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对我国的影响
6.1 计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原则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