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控制自然:面对洪水、火山、泥石流,我们站在哪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311836
  • 作      者:
    (美)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控制自然:面对地震、洪水、泥石流,我们站在哪里》不仅重现灾难场景,更是深入地探索了自然灾害到底是怎样被“治理”的。
  如果你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军队去援助都不能抵抗一座小山的泥石流;为什么城市里到处都在建新房子,却连一场暴雨都承受不了;为什么不管是乡村还是现代化都市会那么脆弱——你不知道自然灾害到底是怎么发生,怎么治理的,其中涉及多少利益冲突的具体的人,有多少方面需要考虑:现在你可以了解了。
  末日也许不是一天,而是慢慢到来的。
  有此警告在,我们至少需要为自己争取时间,知道怎么与风险共存。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非虚构写作大师,至今出版过超过30本作品。
  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文学奖得主。
  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影响了一代代的非虚构作家,他的学生们也有多位成为了普利策奖得主,还有很多活跃在《纽约客》、《时代》杂志等著名媒体。
  2012年,麦克菲先生仍以81岁高龄在讲台上授课。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保障和最基本的风险,都是大自然。
  对河流来说,改道很正常。
  对山体来说,滑坡很正常。
  对地球来说,风雨都正常。
  于是,泥石流可以直达好莱坞脚下。飓风可以席卷纽约。暴雨可以淹了北京。地震威胁着东京。
  在洛杉矶,人们挖掘巨大的沉砂池,反复“接收”泥石流。
  在密西西比河,人们筑起大坝抵抗洪水,谨慎地预防河流改道。
  在冰岛,人们用巨大的水管冲向爆发的岩浆,试图使之冷却下来。
  房子被泥石流毁掉的人仍然不愿意搬出危险区,被警告危险后置之不理最后被毁的教堂反过来诉讼政府管理不力;依靠大坝生活的渔民和工业区向管委会提出各种互相冲突的要求;被火山逼走的居民只能成为异乡客——自然灾害涉及的远远不止自然与人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的,是人类社会在灾难中的整体行动。
  同自然争夺控制权的斗争由来已久,面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人类到底站在什么样的位置,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抢夺?改造?征服?利用?还是——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没有那么简单。一切没有定论,但是值得从根本上思考。
  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麦克菲先生,身处环保运动轰轰烈烈的美国,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开阔的视野来面对环境问题。他以非常客观的研究态度描写了三个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故事,详述了身处其中的人的困扰、思考和行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家,身处其中的普通居民,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职责,出发点都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面对同样的风险。
  在风险中生存,是必须有的觉悟。
展开
精彩书评

  麦克菲先生对这三种基本斗争的重新描绘里,真正统一的是所有力量里最无法控制最顽固的力量:人性。
  ——《时代》(Time)

  这本书让人难以放下。如果这些故事证明了自然战胜了人力,那它也同时证明了艺术战胜了自然。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这本书选取三个地区来讲述人们与不同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情景重现、客观观察来记录,或是摘录真实人物的叙述,从不同人群、不同视角、不同目的阐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和人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事实,揭示许多自然规律和各种防灾抗灾方法和想法,实际上是给读者展示了如何了解规律来应对自然灾害,不仅科普,还让读者经历各种临灾态度和观点的冲击,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李泽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类的防灾减灾知识并不是先天具备的,大部分经验来自于受灾过程,能从旁人受灾得到教益,改正过去的不足,是更聪明的做法。
  我国从2004年开始建设应急体制,但在防灾建设上缺憾太多,目前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了。任何一次灾害都是有其原因的,既有自然的原因,更有人为原因。我们已经有了太多这样的教训。希望本书的读者们,不管是作为防灾救灾人员,还是作为普通的居民,都有基本的风险意识和防治意识,安全地生活。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暨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灾害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必须学会在风险中生存。《控制自然》一书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群对灾害的认识和态度,有助于读者认识灾害风险和应对灾害。
  ——崔鹏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与麦克菲通信讨论鱼和涪陵的时候,我就常常想起《控制自然》和三峡大坝。我意识到中国面临的挑战与美国相似——两个国家都有巨大的资源需求,都雄心勃勃地要控制自然,而且颇为自信。很难说这种做法是否是可持续的。麦克菲详细描述了人与自然发生冲突的情形,中国读者也会像美国读者一样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何伟(Peter Hessler)
  作家,《纽约客》撰稿人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大都市,若是地处半荒漠地带,需要从300英里外引入水源,对山洪暴发早已习以为常,位于动荡的板块交界处,还有毒性氧化物弥漫的小气候,那么它在这种试图控制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有优先考虑的事项。比如洛杉矶靠蓄水挣钱,1983年有一阵,它蓄积了价值2800万美元的水。但只用了24个小时,20英尺高的巨浪又席卷了城市,龙卷风开辟出专用快速路,泥石流自圣加百列山呼啸而来,地震撼动了整个地区,大自然之如此鬼斧神工耗费人类4000万美元。后来为防治泥石流,人们又另追加了2000万美元。
  有人会很快发出评论:如果不是洛杉矶人保持警惕、行动坚定,以富有创造性的智谋战胜大山,在诸如此类的灾难中,大自然开具的账单可能已达到几十亿——确实如此。防护工程遍布城市后方,包括2000多英里的地下导渠和水泥加固的地上河道——其实这个工程网并非对原有河流的加固,而更像是以人工水道取而代之。战场前线,人与大山短兵相接——在陡峭的山坡上,居民区止步,灌木丛生。
  圣加百列山脚下,散布着至少120个人工挖掘的碗状洞穴,形状与足球场类似,大小也相当。几年前,一场风暴过后,各家各户的庭院和街道上都留下了5英尺深的岩石碎片,但有一个社区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因为它恰好环绕着一个采砾场,大坑在风暴中被岩石碎片填满。洛杉矶人由此得到启示。他们开始挖掘深坑以容蓄泥石流。在一定意义上,它们也是采石场——极为奇怪的采石场,因为它们是在那里等待岩石到来。它们被称为沉砂池。因为下游建着土坝或混凝土坝,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拦砂坝。
  它们坑道大敞,时刻准备蓄积泥石流——这些干涸的坑洞,紧靠着它们保护的房产。城市建设命名繁复,但这些沉砂池却似乎被人遗忘了,直到有一天《洛杉矶时报》以头条刊登了它们的名字:哈罗(Harrow)、恩格维尔德(Englewild)、扎乔(Zachau)、邓斯缪尔(Dunsmuir)、希尔兹(Shields)、大多尔顿(Big Dalton)、霍格(Hog)、东胡克(Hook East)、西胡克(Hook West)、利姆克林(Limekiln)、斯塔弗尔(Starfall)、索培特(Sawpit)、圣阿尼塔(Santa Anita)。它们像镜子前的灯泡,标志着人与自然之间50英里长的边界。但这些铁网围栏后的卵形深洞,又不仅仅寓示着防卫。它们平均间隔700码,总造价达上亿美元。这都是为了防止山体倾倒在洛杉矶之上。
  负责沉砂池建设的部门是洛杉矶防洪署,这个名字饱含着人们的希望。当地人也把它叫做防洪署,甚至干脆简称为山洪。(“我在‘山洪’工作时,泥石流曾一夜之间就填满了一座拦砂坝,”防洪署的雇员曾跟我说,“如果雨再大一点儿,我们就得疏散整个帕萨迪纳的居民了。”)显然,用在此处的“山洪”语义已发生变化,从圣加百列山间倾泻而出的洪流中至少有一半是岩石。现在,沉砂池的主管机构已更名为“洛杉矶公共工程局水利部沉积办公室”,但人们依然称之为山洪。无论机构名称如何变更,其采用的策略始终如一。工程师唐纳德·尼克尔斯(Donald Nichols)用寥寥数语对此做出概括:“为使这一地区合适居住,必须在平原区挖掘沟渠,把泥石流挡在山麓地带,否则它会涌入平原、填满沟渠。沟渠一旦填满便毫无用处。”他还说,山下这片沿海平原人口只有800万,而这一区域的面积足以容纳费城、底特律、芝加哥、圣路易斯、波士顿和纽约的全部人口。
  为加固山涧河床、在泥石流抵达沉砂池前将其拦截,人们又在峡谷中筑造了无数围栏式结构(混凝土条板构成的屏障)——以此将迅猛的泥石流转变为砾石阶,理论上这样能够使其对自身造成冲蚀。再向山中深入,还能看到12座颇具规模的大坝,它们建于20世纪2、30年代,兼具防洪和蓄水功能。因为位于圣加百列山中,它们也拦截了大量泥石流。其中一座——位于圣加百列河上的圣加百列坝——确实是为防控泥石流而建。现在人们对蓄水池进行定期清理,那时它已积蓄了2000万吨砂石。
  圣加百列河、洛杉矶河和大图洪加(Big Tujunga)[大塔洪加(Bigta Hung-ga)]河是流经城市平原区的主要河流。在这一带,沟渠一旦积满岩石碎片便失去防控泥石流的作用。人们在平原上建起3个巨型沉砂池——式样和规模都异于山麓地带的沉砂池——迎接这几条河流。圣加百列河经由阿祖瑟汇入阿拉米托斯湾(Alamitos Bay)。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工程兵团在这一流域建成了一座高92英尺、宽24000英尺的大坝——它要拦截的河流却一年到头多是涓涓细流,甚至还常常干涸。人们称之为圣菲大坝(Santa Fe Dam)。只需瞥一眼,人们就能大致猜出它的故事。
  建坝用的砾石形似土豆,大小多与西瓜相当,这表明河流水量充沛、水能丰富。这些砾石随波而来,经过了河流的打磨——这条河正是圣加百列河。在圣菲池的坝后,干涸的圣加百列河床约半英里宽,而铺满砾石的沉砂池底面宽度则是河床的4倍。沉砂池占地1800英亩,约合3平方英里,如果不是泥石流反复侵袭,这里应该早就进行房地产开发了。这里与火星表面相似,后者崎岖不平的表面也与泥石流有关,那时火星上还有地表水存在。
  在洛杉矶河流入城市的地方,是广阔的塞普尔韦达(Sepulveda Basin)沉砂池,其中有3个高尔夫球场,它们充分论证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即在洛杉矶一切都是临时用的。不止如此,泥石流、泥流及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还为“洛杉矶所谓的道德败坏提供了现成的隐喻”。这段话出自已故的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史学教授雷纳·班纳姆(Reyner Banham),他对洛杉矶的热爱无人可及。他说这种败坏只是“所谓的”。他并不赞同这个说法。凭借《洛杉矶:四种生态学建筑》一书,班纳姆之于这个遭到贬斥诽谤的大都市,恰如伯里克利 之于雅典。班纳姆理解人们为何修筑沉砂池,也知道他们在防卫什么。当那些神经衰弱的文人瑟缩在道德空间的某个角落里时,山下的洛杉矶人的生活质量却在不断提高。那里有气流通过。岩块剥落的山峰下,夜晚常常十分清爽。凉爽干净的下沉气流。班纳姆说:“这一地区的等高线几乎与经济状况一一对应。”“地势陡峭的居民区毗邻着未经开发的荒野,其间狭窄曲折的小径上”满是“属于大山的丰富的物种”。
  加迪纳(Gardena)、英格尔伍德(Inglewood)和沃茨(Watts)的居民为山下防御设施付的钱,一点儿也不比阿祖瑟和阿尔塔迪纳人少,因为岩石碎片在源地被拦截,才不会涌到下游、阻塞沟渠进而在城区内形成洪流。洛杉矶市——其不甚明确的轮廓呈触手状——有20英里的边界与圣加百列山脉毗邻,接壤地带分布零散、相互独立,就像它通过威尼斯、圣佩德罗(San Pedro)、太平洋帕利萨德(Pacific Palisades)几个小城与大海相接一样。洛杉矶县则跨过群山,深入到莫哈韦沙漠(Mojave Desert)腹地。当地人提到“洛杉矶”,一般不是指洛杉矶市或整个县,而是指70英里长的大道(塞普尔韦达大道)贯穿其中的城区。大道从太平洋至少延伸到波莫纳(Pomona),向北在山前形成一个繁华的小镇。
  沉砂池规模各异——这当然与其保护的人口多少无关,而是由上游流域及其中的冲积物决定。它们大多与小型蓄水区相连,这些人工挖掘的沉砂池规模不算很大,容量一般不超过10万立方码。在干涸的池中——无论规模大小——都有一个类似钟楼的塔式建筑,上面布满孔洞,被称为穿孔管。当水、泥土和岩块的混合物填满沉砂池时,水会通过穿孔管由地下排出。当地人把这些水视为收获物。
  像高速公路一样,泥石流防控系统一般都能正常运转,但偶尔也会发生拥堵。汽车塞满吉诺法尔家的泳池时,泥石流也涌进了山下邻近的街区。其中一支阻塞了路遇的涵洞,裹挟着砾石的波浪没过大道,夷平栅栏,填满沉砂池,溢出泄洪道,冲毁大量房屋。仅仅一场风暴,沉砂池就积蓄了60万立方码泥沙,其累计沉砂量则达到2000万吨。当然,有时泥沙岩石难免会从中溢出。
  在德弗尔(Devils Gate)水闸——帕萨迪纳市玫瑰碗球场上游——1920年,一座大坝竣工,其唯一目的原本是控制洪水。但这个表面积超过100英亩的水库,却曾被400多万吨岩石和沙砾填平。有人在水库边上建起砂石厂,把大山放进去的东西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取出。一个工程师这样评价道:“山洪收了他一大笔钱,帮他弄碎了石头。”
  ……
展开
目录

泥石流:洛杉矶与大山的对峙
洪水:阿查法拉亚河
火山:冷却熔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