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木材的碳素储存与科学保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66153
  • 作      者:
    许民,李坚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木材的碳素储存与科学保护》针对木材循环利用的碳汇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木材循环利用的意义、木材循环利用中的储碳功能、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人手,重点分析了木材循环利用、木材保护、木结构建筑和木质基复合材料中碳素储量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木材在循环利用过程中的碳汇问题和将木材作为低耗能高储碳材料的依据。木材是公认的能被人类永续利用的生态材料。在加工时比很多建筑材料所需的能源小,碳排放量少。木材和木制品具有储碳功能,经过采伐、运输、加工等一系列过程,木材及其制品中的碳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研究木材加工过程中碳排放与木材自身碳储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木材的碳素储存与科学保护》突出了木材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适合于木材科学与技术、木材加工、木材保护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管理人员和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4.5  木材生物防腐
  4.5.1  生物防腐概念
  木质材料生物防腐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木质材料防腐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通过应用生物学调节对森林和林产品工业的研究表明:对于防止立木、锯材和木片的真菌性破坏以及正在使用中的木制品的维护,生物学调节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一般来说,室外使用或在室内易腐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木材都易遭受生物的损害。采用合理的设计,选择具有良好的天然耐腐性的树种,是两种最简单的防止木制品损害的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常受到现实因素的限制。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普遍采用化学药剂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使耐腐性能较差的树种获得了广泛利用。自19世纪30年代加压处理技术诞生以来,防腐处理材以其较长的使用寿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使用范围及市场稳步扩大。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许多化学防腐剂安全性担忧的增大,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努力寻求开发新的防腐处理方法和低毒防腐剂配方的同时,将带有新观念的木材防腐方法引入木材防腐领域是非常必要的。
  木质材料生物防腐是通过调整或改变木质材料生存环境,使益菌健康生长并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有效地排除其他菌在木质材料表面的种植,或借助益菌的健康生长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赋予木质材料一种抵抗微生物侵害的能力,阻止木材蓝变或腐朽等作用的发生。美国生防专家贝克和库克为生物防治提出了明确的定义:生物防治就是自然的或通过对环境、寄主或拮抗体的控制,利用一种或多种有机体或大量引入一种或多种拮抗体,达到降低处于活跃或休眠状态的病原菌或寄生物的接种体密度或致病活性的目的。
  生物性或综合性木材防腐(intcgrated W00d prescrvation)法是指利用拮抗性生物(antagonistic 0rganisms)对木材进行保护,使之免遭蓝变菌或腐朽菌侵害的一种方法,这些拮抗性生物通过减少有害微生物在木材上接种的机会,降低其侵入木材造成严重损害的能力,从而达到抑制引起木材生物损害的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木材生物防腐(biological wood preservation)法类同于农林意义上的生物防治,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在农林业,生物防治法的应用一般只在一个生长季节,其目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护好一种作物,使其免遭几种,通常是一种病原体的侵害。然而对木制品而言,可造成其损害的微生物有多种,它们的生理特性各异,木制品在其设计使用期间都必须得到很好的保护,这种在防治对象和防治时间上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木材生物防腐法难以用于木材防腐实际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作物疾病就意味着接受作物在产量上的一定损失,这一点在木制品使用设计中往往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所筛选出的对木材有保护性作用的微生物(以下简称木材益菌)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那么这种未得到很好保护的木制品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危及人的安全。
  ……
展开
目录
前言
0  绪论
0.1  全球气候变化概述
0.1.1  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
0.1.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0.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0.1.4  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0.2  国际社会的关注
0.2.1  IPCC与UNFCCC
0.2.2  各国的行动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相关的概念
0.3.2  研究的类型
0.3.3  研究的现状
0.4  木材的生态学属性与人居环境
0.4.1  木材的历史文脉
0.4.2  木材的生态学属性
0.4.3  木质材料环境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木材碳素储存测定与评价
1.1  碳循环模型
1.1.1  陆地碳循环模型
1.1.2  森林碳循环模型
1.2木材碳储量计算
1.2.1  木材的基本内容
1.2.2  木材的碳储量
1.3  木材碳素储存的测定
1.3.1  不同地区各树种木材含碳率研究现状分析
1.3.2  木材含碳率测定方法
1.3.3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林场木材含碳率测定
1.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1.4  森林碳储量测定方法
1.4.1  森林与CO2的关系
1.4.2  森林固碳形式
1.4.3  国内外森林碳汇估算方法
1.4.4  我国森林碳汇估算
1.4.5  基于分子式各树种含碳率测定方法
1.5  中国森林碳储量影响因素
1.5.1  温度与降水
1.5.2  C02浓度
1.5.3  土地利用变化
参考文献
2  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碳储存
2.1  木质材料的碳储存
2.1.1  数据来源
2.1.2  缺失数据处理
2.2  实验室制造木质材料过程中碳储量的变化
2.2.1  胶合板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2.2  刨花板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2.3  木材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2.4  木塑复合材料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3  实际生产木质材料过程中碳储量的变化
2.3.1  高密度纤维板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3.2  中密度纤维板(MDF)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3.3  刨花板加工过程碳储量变化
2.3.4  实际生产木质材料碳储量
参考文献
3  轻型木结构的设计建造过程及碳汇计算
3.1  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发展
3.1.1  木结构建筑的优越性
3.1.2  国内外木结构建筑的应用及研究
3.1.3  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潜力
3.2  木结构的形式及材料
3.2.1  轻型木框架结构
3.2.2  重型木结构
3.2.3  柱框架结构
3.3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
3.3.1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演变
3.3.2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体系
3.3.3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3.3.4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面临的挑战
3.4  轻型木结构的研究现状和结构体系
3.4.1  轻型木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3.4.2  轻型木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3.4.3  轻型木结构的结构体系
3.4.4  轻型木结构的设计原理
3.5  轻型木结构的材料
3.5.1  规格材
3.5.2  木基结构板材
3.5.3  国外工程木产品
3.5.4  木塑复合材
3.6  自行设计建造的木结构房屋
3.6.1  建筑地点和材料
3.6.2  本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平面布置
3.7  轻型木结构的碳汇计算
3.7.1  木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
3.7.2  木结构能耗
3.7.3  轻型木结构碳汇计算
3.7.4  计算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4  木材防腐处理及科学保护
4.1  防腐木材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1.1  国外研究现状
4.1.2  国内研究现状
4.1.3  防腐木材的发展趋势
4.2  木材的科学保存
4.2.1  木材菌害
4.2.2  木材菌害的防治
4.2.3  木材虫害
4.2.4  木材虫害的防治
4.2.5  木材变色
4.2.6  木材变色的防治
4.3  探索新型木材防腐剂
4.3.1  新型木材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4.3.2  木材防腐剂的发展方向
4.4  木材纳米防腐
4.4.1  纳米氧化铜的性质和应用
4.4.2  纳米氧化铜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4.4.3  纳米氧化铜改性试验
4.4.4  纳米氧化铜防腐性能评价
4.4.5  纳米木材复合防腐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4.5  木材生物防腐
4.5.1  生物防腐概念
4.5.2  生物防腐机理
4.5.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5.4  生物防腐作用
4.5.5  发展趋势
4.6  植物提取物及其对木材耐腐性的影响
4.6.1树木提取物
4.6.2  植物提取物在木材防腐方面的研究和利用
4.6.3  植物提取物用作木材防腐剂存在的问题
4.6.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5  提升和发挥木质材料碳汇功能的途径
5.1 天然的碳储存
5.1.1  农产品
5.1.2  木制品与纸张
5.1.3  棉花
5.2  提升木质材料碳汇林业的途径
5.2.1 对森林碳汇的理解
5.2.2  森林碳汇交易与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5.2.3  我国的碳汇林业
5.3  木材的碳素储存与保护机制
5.3.1  研究的意义
5.3.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