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 2 股权融资成本研究:文献回顾及述评 2.1 股权融资成本度量模型的演进 2.1.1 股利贴现模型(DDM) 2.1.2 剩余盈利贴现模型(RIM) 2.1.3 盈余价格比模型(E/P) 2.1.4 本书关于股权融资成本度量模型的选择 2.2 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述评 2.2.1 公司层面影响因素 2.2.2 公司外部影响因素 2.2.3 公司内外部影响因素相结合的研究 2.2.4 结论与启示 3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股权融资成本 3.1.2 终极控制人 3.1.3 治理环境 3.2 终极控制人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相关理论基础溯源 3.2.1 产权理论 3.2.2 委托―代理理论 3.3 终极控制人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透视:不同理论视角 3.3.1 终极控制人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根源――产权侵占:产权理论视角 3.3.2 两类代理冲突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委托代理理论 3.3.3 抑制终极控制人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负面影响的途径 4 终极控制人性质、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4.3 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两权分离、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分析 4.3.3 终极控制人性质、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结果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研究结论 5 终极人控制、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5.3 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分析 5.3.3 治理环境、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结论及启示 6 终极人控制、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 6.1.2 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 6.1.3 终极控制人性质、管理者权力及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6.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变量估算结果和描述性统计 6.3.2 终极人控制、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结果 6.3.3 终极控制人性质、管理者权力及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回归结果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结论及启示 7 治理环境、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7.3 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检验 7.3.2 检验模型的回归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结论及启示 8 研究结论及其他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2.1 优化股权结构,发展相互制衡的股权模式 8.2.2 进一步完善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其治理效应 8.2.3 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强监管,完善我国法制建设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