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1.1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增长成就
1.1.1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
1.1.2 财政收支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1.1.3 产业结构优化明显,资源优势作用明显
1.1.4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带动经济繁荣
1.1.5 对外贸易激增,民族特色凸显
1.1.6 民生工程效果显著
1.1.7 环保工作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2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经济指标发展情况
1.2.1 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1.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4财政收入
1.2.5物价指数
1.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不足之处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
2.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及分析
2.1.1 少数民族地区家庭行为分析
2.1.2 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行为分析
2.1.3 相图分析
2.2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2.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突变点分析
2.2.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分析
2.2.3 投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2.4 民族习俗和自然禀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2.5 简要结论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内在规律探索
3.1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内在规律探索的经济基础
3.2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内在规律实证分析
3.2.3 实证分析
3.2.5 预测
3.3中国民族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3.3.1 地区生产总值分析与预测
3.3.2 投资总额
3.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4 物价指数
3.3.5 财政收入
附录
附录1 预测方法
附录2 数据来源
附录3 民族八省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预测值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4.1 各省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1 青海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2 西藏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3 内蒙古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4 新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5 宁夏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6 广西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7 贵州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8 云南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2 少数民族地区总体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2.1地区消费需求对GDP影响的总体回归分析
4.2.2地区消费需求变化特点分析
4.2.3 地区经济增长预测
4.3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4.3.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3.2 促进地区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建议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5.1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情况分析
5.2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5.2.1 基于投资乘数的分析
5.2.2 基于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分析
5.3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变化具体分析
5.3.1 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且贡献率高
5.3.2 新疆--固定资产增速慢,投资贡献率高
5.3.3 云南、青海、西藏--投资增长高,但投资贡献率不高
5.3.4 广西、贵州、宁夏--投资增长率投资贡献率处在中等水平
5.4 改善民族地区投资情况的途径
5.4.1 提高民族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率
5.4.2 加快资本从东部向西部民族地区流动
5.4.3 提高对外资吸引力
5.4.4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5.4.5 注重劳动者素质提升,提高科技投入
第六章 全要素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贡献
6.1少数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6.1.1 测算方法
6.1.2 数据选取及处理方法
6.1.3 计算结果
6.1.4 结果分析
6.1.5 简要结论及建议
6.2 产业结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6.2.1 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分析
6.2.2 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结论
6.3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预测和政策启示
6.3.1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预测
6.3.2 政府政策启示
第七章 民族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
7.1 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与成因
7.1.1 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
7.1.2 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
7.2 历史和理论
7.2.1 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史
7.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极化理论
7.3 消除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考
7.3.1 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7.3.2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消除小农经济
7.3.3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7.3.4 降低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力
附表
第八章 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
8.1 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特点
8.1.1 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8.1.2 贫困呈现多元化态势
8.2 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
8.2.3 民族地区小额信贷机制不完善
8.3 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思考
8.3.1 “效率”与“公平”是反贫困的根本问题。
8.3.2 更应注重资金管理问题
8.3.3 要切实考虑贫困人口的需求
8.4 反贫困的历史、理论与经验借鉴
8.4.1 我国反贫困历程概述
8.4.2 反贫困理论综述
8.4.3 国外反贫困历史经验借鉴
附录
附录1 贫困线的确定方法
附录2 附表
第九章 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9.1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1.1 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9.1.2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资源补偿不到位
9.1.3 资源“流失”会激化民族矛盾
9.1.4 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9.1.5 发展权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9.1.6 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困境
9.1.7 资源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矛盾
9.2 历史与理论
9.2.1 民族地区资源产业发展历史
9.2.2 资源开发、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9.3 国外的实践
9.3.1 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美国的实践
9.3.2 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德国的实践:
9.3.3 排污权交易--美国的实践
9.3.4 碳交易--欧盟的实践
9.4 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9.4.1 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反映环境成本
9.4.2 完善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
9.4.3 建立民族地区的排污权交易体系
9.4.4 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9.4.5 建立资源产业接替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 录
附录1 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附录2 附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