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化现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925902
  • 作      者:
    张英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金庸、吴冠中、陈道明、张艺谋、王志文、冯小刚、吴宇森、濮存昕、李连杰、葛优、张和平……他们为什么说了平时不肯说的心里话?因为他,是中国一流的文化记者。本书《中国文化现场》是《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张英八年积累心血之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现场》是南方周末记者文集。<br>    在《中国文化现场》一书中,通过张英对名人的采访,你会发现,陈道明、冯小刚、葛优等人的故事,的确很激励人。张英的提问,如此犀利又如此坦率。在他的逼问下,一个个名人被迫撕下伪装,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原来,在盛名与辉煌之下,他们成功的过程竟也如此琐碎和庸常。这一点,会给我们日常的坚持增添一份信心与安慰。
展开
精彩书评
    张英不是那种可以用领域来定义的记者,他是一个可以与“记者”这一职业全息对应的完整意义上的记者。他的几乎出自本能的好奇,他的罕见的新闻敏感及其捕获、突破能力,使他成为南周这个中国第一周报多年的发稿冠军,同时也佳作累累。<br>    ——《南方周末》副主编  陈明洋<br>    <br>    作为《南方周末》的一杆老枪,张英说,他的路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成熟记者的自信。祝愿他打破老枪的宿命,在记者的路上走得更远。<br>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江艺平
展开
精彩书摘
    谢晋走了,张艺谋来了<br>    “张艺谋的沦落,终究是电影制度的问题。一个问题成堆的电影体制,把好端端的张艺谋变成了一个文化怪物。这个富于才华的导演,最终辜负了我们25年前对他的热烈期待。”文艺批评家朱大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br>    当年对张艺谋的捧,是从对谢晋的贬开始的。<br>    据朱大可回忆,最早批评谢晋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劫,在上海的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组主办的一个电影讲座上,首次提出“谢晋电影时代应该结束”,赢得在场影评员的热烈掌声。<br>    1986年7月8日,朱大可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谢晋电影的商业性质”,以及“标准的好莱坞审美眼光和习惯”,“更令人不安的是谢晋一味迎合的道德趣味,与所谓现代意识毫无干系”。<br>    文章被大量转载,引发了关于谢晋电影的大讨论。<br>    李劫发表了《谢晋时代应该结束》的文章。认为谢晋这位颇有才气的导演,在银幕上向四周“团团作揖”,以换取一片‘热烈而盲目”的喝彩声和掌声。<br>    对张艺谋电影的挖掘,是在这场批评后不久发生的。“大概是1987年,《红高粱》到上海首映时,《文汇报》的文艺部主任给了我一张票,叫我务必看一看。我去看了之后,觉得有些新意,在随后由《文汇报》举行的讨论会上说了这意思。”李劫说,出席那个讨论会的,都是当时所谓的先锋人物,比如张献、孙甘露、格非等。“《红高粱》在上海文艺评论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肯定,甚至有人当场表示,这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个盛大节日。《红高粱》向世人表明了,中国电影不再按照权力意志炮制,而是随着创作者自己的意愿编导。”李劫说,对谢晋的批评给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登场,扫清了道路。<br>    几个月后,《孩子王》上海首映式上,陈凯歌高兴地对朱大可说:“你的刀捅到了中国电影的肺叶子上了。”“对《红高粱》的肯定,确实是希望中国电影有所改观,突破谢晋模式。”李劫没想到的是,“张艺谋后来会变成谢晋第二,并且比谢晋还要谢晋”。<br>    朱元璋式的传奇<br>    张艺谋是用来推翻“谢晋模式”的“武器”,但张艺谋从来就不是这其中一员。<br>    张艺谋一出生,父亲头上就顶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他,从小心理和性格就很压抑、扭曲。<br>    1978年9月,超龄6岁的工人张艺谋几经周折,破格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由于当年学院招生过多,开学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人贴出大字报,针对学院扩大招生名额和破格录取学生的事,表达了“不同的意见”。<br>    已经人学的张艺谋经历了退学、再入学,两进两出才艰难完成了4年的学业,这不是他的同班同学陈凯歌、田壮壮等人所能体会的。<br>    “张艺谋登上电影行业的历史舞台,是一个刘邦式的故事,一个朱元璋式的传奇。”李劫总结说。<br>    1988年2月23日,《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西方A级电影节中获得大奖,消息传回中国,被认为是“为国争光”,当时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还举行了庆功宴。<br>    然而,仅仅三个月后,风向就开始变了。1988年5月起,以《中国电影报》为大本营,发表了一系列对《红高粱‘》的批评文章。<br>    5月5日,《中国电影报》将这部作品称为“丑化、糟蹋、侮辱中国人的影片”。10日,该报再次刊文《干涸的心田》,将批评的调子升为“辱华”。<br>    此后,《文汇报》同时刊登了批评和肯定《红高粱》的文章,作家白桦是支持者之一:“‘红’片表现了旧时代的民俗、民风以及私生活等,我并不觉得这是迎合洋人的口味,传统性很强,恰恰接近过去的生活真实。”<br>    当年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陈吴苏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说:“如果一部影片在国外获了奖,我们反而太敏感,很警惕,总认为外国人搞了什么鬼,以至于原来自己认为是好作品也不敢再说好了,这难道是有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吗?”<br>    “谨小慎微”的张艺谋对批评尤其敏感:“《红高粱》在筹拍阶段,有人指责‘张艺谋在《一个和八个》里就歌颂土匪抗日’,等到《红高粱》上映,又有人指责‘《红高粱》里的人物活得浑浑噩噩,缺乏崇高感’。”<br>    其实不光是张艺谋,陈凯歌的《黄土地》也被批评“没有跟上火热的时代步伐,展示了中国蒙昧落后的一面”。<br>    ……
展开
目录
总序:你必须抚摸他们,他们是中国跳脱的心<br>序:在路上<br>第一辑  新闻现场<br>为什么要骂张艺谋——张艺谋批评史<br>余秋雨“文革”调查<br>吴冠中假画调查<br>谢晋的最后时刻<br>海艺“辱师门”调查<br>第二辑  体制与人<br>濮存昕:跳进“人艺”这锅粥<br>张和平:“人艺”温和的变革者<br>到处都有张和平<br>“就是一个体制问题”——吴冠中谈中国美术现状<br>陈道明:“我原来就不是往人群里走的人”<br>演员陈道明<br>第三辑    文化真相<br>金庸:学问不够是人生一大缺憾<br>吴宇森:我拍电影是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br>“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专访张艺谋<br>中国制造李连杰<br>“就是希望政府知道这个事儿”——李连杰的“术”和“道”<br>冯小刚:《唐山大地震》拍摄揭秘<br>葛优:我现在就想娱乐大众<br>王志文:所有的戏都是在演我自己<br>代后记  张英:南瓜泡沫第一猛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